
一度炙手可熱,電動車金屬的繁榮結束了?

倫鎳今年迄今累跌 11%,是 LME 表現最差的主要金屬。
繼 2022 年暴漲 45% 之後,今年迄今倫鎳價格累計下跌了 11%,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交易的六種主要金屬中表現最差的。

作為電動車電池的關鍵金屬,鎳的時代要結束了嗎?
據中國工業報報道,2 月 10 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發言人陳學森在 “2022 年有色金屬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發佈會上表示,2023 年隨着印尼大量鎳項目進入投產放量階段,以及隨着一些企業在國內外投資的電鎳生產線逐漸投產,全球鎳市場將呈現供過於求的狀態,不同品種之間結構性供需失衡的狀況將有所緩解,2023 年下半年可能震盪下行。
陳學森還預測,同為電動車電池另外兩個關鍵原材料的鈷和碳酸鋰的價格可能也會下降。
無獨有偶,高盛上週預測稱,基於產量激增,看跌鎳鈷鋰等電池金屬。這家華爾街投行早在去年年中就開始看空鎳鈷鋰的行情並大膽預言:“電池金屬牛市現已結束。”
近年來,由於供應端無法滿足快速崛起的電動汽車需求,全球投資者一度為鎳金屬瘋狂,但隨着礦商逐漸加大相關投資,全球鎳礦產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期貨日報此前援引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初步估計,2022 年全球礦山鎳產量增長 21%,至 330 萬噸。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國印尼的產量在 2022 年同比增長 54%,至 160 萬噸,其次是菲律賓的 33 萬噸和俄羅斯的 22 萬噸。
在供過於求的預期下,未來鎳價會跌到何種程度,會不會大跌?
光大期貨研究所有色研究總監展大鵬表示:“2023 年度我們預期原生鎳仍將處於過剩階段,但過剩將由鎳生鐵逐漸向一級鎳品過渡,由此推測一級鎳品價格逐漸向產業鏈迴歸,重心有望下移。當然歷史性的低庫存以及供給端的影響仍被市場所擔憂,所以市場分歧目前較大,下行趨勢難顯現,但中長期來看若一級鎳品累庫走向現實,則鎳價重心下移步伐會更加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