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四季度虧損後,軟銀將最後的 “大寶” 押在 ARM 身上

華爾街見聞
2023.02.15 07:54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ARM 能否在一年之內成功上市,全世界都在等孫正義施法。

軟銀上週舉行了集團歷史上首次沒有孫正義出席的業績電話會。

去年 11 月,孫正義在其最後一次參加的財報業績電話會上宣佈將不再參與軟銀的日常管理和其他活動,而是專注於旗下芯片公司 ARM 的 IPO 事業。

時隔四個月,外界並不清楚孫正義正在做什麼,但可以確定的是與 ARM 有關,因為在投資者看來,在經歷了連續四個季度的虧損之後,軟銀的未來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這家英國芯片設計子公司。

麥格理分析師 Paul Golding 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孫正義押寶 ARM 似乎是 “明智之舉”,因為軟銀的未來及其股價 “現在完全取決於 ARM 和願景基金 (Vision Funds) ,願景 1 期持有 ARM 公司 25% 的股份。

此外,在軟銀套現創紀錄的阿里巴巴股票後,ARM 在軟銀淨資產價值中所佔的比例如今已超過了阿里巴巴。目前,ARM 在軟銀淨資產價值中所佔的比例為 16%,高於軟銀國內移動業務資產所佔的 13% 份額。

ARM 業績表現亮眼,而軟銀還在暴雷

不可否認的是,ARM 上一季度的表現確實為孫正義爭了一口氣。

ARM 上週公佈的業績報告顯示,公司 2022 年財年第三財季(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總營收同比增長 28% 至 7.46 億美元,前三季度税前利潤同比增長 77%。

ARM 是軟銀集團當季少見的增長板塊。

財報顯示,軟銀第三財季淨虧損達到 59 億美元,其中光是願景基金投資虧損就達到 50 億美元,為連續第四個季度處於虧損狀態。

在 2017 年推出首隻願景基金 (Vision Fund) 後,孫正義公佈了一項宏偉計劃,打算將軟銀從一家電信集團轉型為一家 “戰略控股公司”。

自那以來,軟銀已通過兩隻願景基金和一隻拉美基金投入了 1620 億美元,結果非但沒有盈利,反而累計虧損 48 億美元。

一位分析師表示,軟銀現在看起來更像是 “趨勢投資者”,而非 “願景投資者”。

隨着科技初創企業估值飆升,它投資了眾創空間品牌 WeWork、金融初創公司 Greensill Capital 和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前兩家公司均陷入嚴重困境,FTX 已經申請破產。

如今,它已經進入 “全面防禦” 模式,囤積現金並對債務進行瘦身,以求在潰敗的科技股、更高的利率和全球經濟放緩中生存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來接近瘋狂地投資各種公司後,願景基金在上季度只進行了兩筆投資。

對此,願景基金首席財務官 Navneet Govil 表示,這些基金的後期投資組合價值超過 370 億美元,一旦市場狀況改善,它們將準備上市,其中包括 ARM。

一年之內能否上市

軟銀於 2016 年斥資 330 億美元收購 ARM,2021 年軟銀將其出售給英偉達的交易意外失敗,之後軟銀一直計劃推動 ARM 上市。

報道稱,願景基金對 ARM 的估值目前為 2.6 萬億日元(摺合 200 億美元)。

在上週召開的業績電話會上,軟銀高管們表示,計劃在 2023 財年(截至 2024 年 3 月底)前讓 Arm 上市。據媒體報道,IPO 最有可能在美國進行。

但問題在於,孫正義現在是否正在發起攻勢,以確保 ARM 成功上市。

分析師表示,在此次 IPO 之前,軟銀首先組建一個由科技巨頭組成的財團,購買軟銀在 ARM 的部分股權,這是合理的。

這是因為,如果 ARM 成功上市,它可以確保其半導體技術仍然可以被廣泛使用,而且至關重要的是,如果投資者擔心軟銀繼續出售 ARM 股票以彌補虧損,這個方式可以避免 ARM 股價出現劇烈波動。

願景基金目前基本處於休眠狀態,但孫正義無法獨善其身,因為他還欠軟銀近 50 億美元的債務,如果軟銀最終被迫關閉願景基金,孫正義將有義務償還公司部分資金。

為了讓軟銀重新振作,孫正義需要全球市場出現反彈,但眼下更緊迫的是,他需要儘快使 ARM 完成 IPO。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