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月新能源車增速現歷史新低,新勢力集體失速 | 見智研究

唯降價的特斯拉取得逆勢開門紅
作為 2023 年的開幕月份,1 月我國的整體車市不出所料的開門見冷,銷量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幅也遠超往年同期,為歷史最低。其中,我國乘用車的整體零售銷量為 129.3 萬輛,同比下滑 37.9%,環比下滑 40.4%,銷量水平和銷量同環比降幅都明顯較往年水平更差(2022 年 1 月乘用車零售銷量為 209.2 萬輛,同比下降 4.4%,環比下降 0.6%)。
而我國新能源汽車的 1 月零售銷量為 33.2 萬輛,同比轉負至-6.3%,環比降低 48.3%,近乎腰斬,降幅同樣有異於往年水平(2022 年 1 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 34.7 萬輛,同比增長 132%,環比下降 27%),新能源廠商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數量也環比下降了 7 家至 7 家,較去年同期的 11 家也降低了 4 家。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方面的穩定是唯一的好消息,但也是建立在整體乘用車銷量基數下降更多的基礎上,1 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 25.7%,同比增長 8.7 個百分點,雖然較 2022 年 12 月 33.7% 的高新能源批發滲透率有所回落,但是也基本上穩定在 25% 以上的水平。
1、銷量的大幅同環比的下降並非暴雷
我國 1 月無論是整體車市還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都出現較大幅度的同環比下滑,場下同環比增速的歷史新低,但是都處於意料之中,無需過度擔心,反而由於 1 月的低基數會使得 2 月出現迅速的回暖,有望呈現同環比大增的現象,而 1 月單看銷量的回撤幅度其實意義不大。
因為環比來看,1-2 月曆來就是我國的汽車銷售淡季,而作為對比組的前年 12 月卻是新能源汽車補貼徹底退出前的需求集中釋放期,正處於旺季,大批消費者提前鎖單,以享受最後的補貼優惠,所以銷量就會出現差距較大的情況,從歷史數據來看,1-2 月的銷量數據一般也的確是全年的最低點。
同樣,同比來看,由於 2022 年的春節提前至 1 月份的 21 日至 27 日(往年一般都在 2 月份),這也使得 1 月份的工作日僅僅只有 18 天,所以銷量下滑實屬正常,其實和往年的 2 月份作對比反而更加合適。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以 2022 年 2 月份的數據做對比,則對比情況如下,2022 年 2 月乘用車整體市場和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分別達到 124.6 萬輛和 27.2 萬輛,1 月的同比係數不僅不是降低,反而會增長 3.8% 和 22%。
2、特斯拉同環比一枝獨秀,新勢力集體失速
特斯拉和一眾造車新勢力同樣是選擇了大規模降價,但是得到的直接效果卻不盡相同,總體來看,特斯拉的降價操作的確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訂單的大增,銷量更是一枝獨秀的出現了同環比的大幅提高,成功拿下開門紅,在這一點上即使是異軍突起的比亞迪也未能達到,1 月的銷量環比出現較大下滑。而造車新勢力們降價後的銷量更是無明顯提升,甚至出現集體失速的現象。
其中,造車新勢力中,選擇跟隨特斯拉 1 月同步降價的小鵬(降價 2-3.6 萬)、問界(降價 2.88-3 萬元)、零跑(通過優惠券降價 6 千至 1.2 萬元)和哪吒(降價 0.4-0.6 萬元)銷量分別為 5218 輛、4490 輛、1139 輛和 6016 輛,同環比則均顯暴跌態勢,小鵬同環比大跌 59.6% 和 53.8%,問界環比下跌 55.7%(問界前年三月後才開始規模化交付),最差的零跑同環比暴跌 85.9% 和 86.6%,哪吒下跌 45.4% 和 22.8%。
此前未跟隨特斯拉選擇降價的蔚來(也已經於 2 月 1 日選擇降價)、理想和廣汽埃安(年前反向選擇漲價 0.3-0.8 萬元)也並未有好的結果,銷量僅為 8506 輛、15141 輛和 10206 輛,同環比分別為-11.9% 和-66%,23.4% 和-28.7%,-36.3% 和-66%。
當然,正如前文所提,車企銷量的環比下滑情況更多的可以轉為與前年 2 月份的水平相比較,如此看來,部分造車新勢力如等其實環比反而是正數。
而引起這場降價浪潮的始作俑者特斯拉卻盡享降價促銷所帶來的好處,國內 5 個月 5 次降價突破歷史新低的特斯拉在 1 月國內市場上交出了 6.6 萬輛,同比增長 10.4%,環比增長 18.4% 的銷量答卷,在造車新勢力全面失速,甚至整體乘用車市場,電動車市場都呈現同環比大幅下降的時候可謂是無出其右,逆勢增長,極佳的效果也有可能繼續引起後續新能源車企的降價跟隨,甚至觸發多米若效應。
目前來看,“此前號稱絕不降價” 的造車新勢力蔚來和反向漲價的廣汽埃安都已經率先在年後選擇降價跟隨。
3、上海插混取消綠牌福利影響不大
根據最新的《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對消費者購買或受讓插電混動汽車(含增程式)的,就不再發放專用牌照額度。而以上海車牌去年的拍拍成交價格來看,平均價位在 92355 元,換而言之,今年開始上海的消費者購買增程式和插電混動車型,其成本增加將超 9 萬元,此外上海的增程式及插電混動大約佔全國份額的 8%,而這也引起了市場對於插電混動車型的前景的擔心。
但是目前以一月的數據來看其實影響並不大,1 月純電動零售銷量為 21.4 萬輛,同比下降 22.2%;而插電混動銷量為 11.8 萬輛,同比增長 48.8%。插混車型的銷量同比增速持續高於純電車型的銷量同比增速,而且環比降幅也低於純電動車型,這也使得插混車型的銷量整體佔比也一路從 2021 年的 17% 左右一路攀升到今年 1 月的 35.5%。
其中的佼佼者比亞迪更是呈現插電混動車型在銷量絕對值和同比增收兩方面都凌駕於純電動車型,1 月比亞迪插電混動車型銷量為 7.9 萬輛,同比增長 69.4%;純電動車型為 7.1 萬輛,同比增長 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