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月 1 日答案將揭曉:關於新能源的未來,馬斯克到底怎麼想?

為了 “改變整個地球”,馬斯克準備將特斯拉的規模 “拓展到極致”。
特斯拉總體規劃 Master Plan3 即將公佈,馬斯克這次要 “改變整個地球”。
2 月 8 日,馬斯克在推特上宣佈,特斯拉總體規劃 Master Plan 的第三部分細節將在 3 月 1 日於德克薩斯州 Giga 工廠舉行的投資者日活動中進行討論:
3 月 1 日,“總體規劃 3” 將展示通向地球完全可持續能源未來的道路。
未來是光明的!
“總體規劃 Matser Plan” 是馬斯克對於特斯拉公司中期的規劃與展望,該規劃的第一部分發表於 2006 年,第二部分發表於 2016 年。
這兩份規劃分別提出了 “打造價格實惠的電動汽車” 和 “開發自動駕駛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 等目標。現實證明,前兩份總體規劃已經在許多方面為特斯拉的成功鋪平了道路,也引領了整個產業的變革。
去年 3 月,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他正在制定總體規劃的第三部分,當時他説這一部分的主題是 “擴展到極端規模”(scaling to extreme size):
特斯拉的主要主題將是 “擴展到極端規模”,這是使人類擺脱化石燃料和開發人工智能所必需的。我還將加入有關 SpaceX、特斯拉和 The Boring Company 的部分。
儘管第三部分尚未披露,但有媒體報道稱,在特斯拉昨晚舉行的公司內部會議上,馬斯克回答了一名員工關於第三部分細節的問題:
總體規劃第三部分是關於實現非常大的規模。
要改變地球的整個能源基礎設施和交通基礎設施,必須有非常高的規模。我們要問的是,實際的規模應該是多少?如果我們從車輛和固定設備(電池組)的 300TWh 裝機容量往回計算,那麼從採礦和精煉的角度來看,如何實現這一規模,同時又以可持續的方式實現呢?
所以,這就是總體規劃第三部分的內容:你如何達到足夠的規模來真正改變地球的整個能源基礎設施?
可以看到,在即將到來的第三部分規劃,馬斯克的格局已經從汽車產業升級到了全球能源革命,也賦予了特斯拉加速向可持續能源過渡的使命。
聯想到近期特斯拉一直在加強與礦業公司的合作,以確保鎳和鋰等電池生產關鍵礦物的長期供應,甚至有報道稱特斯拉準備直接參與採礦和提煉業務,馬斯克的目標已經呼之欲出。
在今年年初的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曾表示:
顯然,可持續能源未來的三大支柱:除了電動汽車、太陽能/風能,第三個關鍵支柱是固定儲能,以存儲來自太陽和風的能量,因為顯然太陽不會一直照耀,風也不會一直吹拂。
有這三樣東西,就可以把我們所有人都轉變到完全可持續的情況,實際上能轉變很多次。我想明確指出,人類有一條通往完全可持續的未來的道路,而我們特斯拉的目標則是在這條道路上儘可能地加速前進。
特斯拉總體規劃 I
儘管馬斯克的每一個總體規劃看起來都相當宏大,但實際上,除了遠景和目標,他還寫出了節奏和策略,以及時間節點的計劃。
第一份規劃中,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最初推出 Tesla Roadster 高性能電動跑車的目的是快速積累資本,以便於打造更便宜的電動汽車。
在他的構想中,特斯拉的第二款車型將是一款運動型四門家用車,價格大約 Roadster 的一半,而第三款車型將更加實惠:
為了與一家快速發展的科技公司保持一致,所有自由現金流都重新投入研發,以降低成本並儘快將後續產品推向市場。
除此之外,他還討論了使用電池作為動力能源的可行性,並計算出了電動汽車的能耗和碳排放量,將其與傳統內燃機汽車相對比。

在規劃的最後,馬斯克總結道:
簡而言之,總體規劃是:
- 造一輛跑車;
- 用賺來的錢造一輛更便宜的汽車;
- 用賺來的錢再造一輛更便宜的汽車;
- 在做以上的同時,還提供零排放的發電選項。
到目前為止,特斯拉的 Model 系列和太陽能公司 Solar city 已經基本實現了這一在 2006 年被提出的構想。
特斯拉總體規劃 II
第二份規劃,馬斯克則是在第一份規劃的基礎上再升級,並且強調了新 “特斯拉能源” 部門下儲能與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整合:
通過無縫集成的電池存儲創建令人驚歎的太陽能屋頂;
擴展電動汽車產品線以解決所有主要細分市場;
通過大規模車隊學習開發比手動駕駛安全 10 倍的自動駕駛能力;
讓您的汽車在您不使用時為您賺錢。
在規劃的其他部分,馬斯克提到了將發佈 “一款新型皮卡”、一款緊湊型 SUV、一款重型卡車和一款 “高乘客密度的城市交通工具”,除了最後一項外,其餘如今都已亮相,分別為 Cybertruck、Model Y 和 Tesla Se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