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 + 高庫存 特斯拉降價只是順勢而為?

華爾街見聞
2023.01.13 08:4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為求補貼,購車者離場觀望,靜候特斯拉降價至税收減免範圍之內。而陷入交付不及預期、庫存高企的特斯拉,只好 “以價換量”。

曾經排隊數月才能提到特斯拉新車的場景彷彿還在昨日,但時過境遷,面對庫存日漸高企,特斯拉竟也開始採取 “以價換量” 的策略,只求博得消費者的歡心。

邁入 2023 年後,特斯拉開啓了全球大降價。繼早些時候下調中日市場售價後,當地時間週四又再度下調了美國和歐洲等多國市場的售價,其中美國市場幾乎所有的車型的售價均被下調。

究其原因,庫存高企恐怕只是表象,更深層次的問題集中在美國政府去年高調推出的 “降低通脹法案”,其中涉及的新能源汽車税收減免政策令特斯拉等車企陷入尷尬境地。

想要銷量,只能降價。

購車者靜候補貼致使庫存飆升 特斯拉只好 “以價換量”

美國政府提出新能源汽車税收減免的初衷,是希望藉此降低售價,從而提振終端消費。政策內容涉及,只要轎車價格不超過 55000 美元,SUV 和卡車價格不超過 80000 美元,每輛新車均可獲得 7500 美元的購置税抵免。

想法是美好的,但不少問題卻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集體湧現。

比如,在美國最受歡迎的新能源汽車很多並不在補貼名單之列,特斯拉的 Model X、Model S,和位列銷售榜第一、第二的 Model Y 及 Model 3 部分車型均是如此。

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最受消費者喜愛的基礎版 Model Y 被劃為轎車類型,因價格超過上限而未能享有税收優惠。雖然長續航版 Model Y 因被劃分為 SUV 而滿足税收補貼要求,但由於其受歡迎程度不及基礎版,所以帶來的銷量增長並不足以彌補基礎版的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眾多購車者離場觀望,等待基礎版 Model Y 降至税收補貼範圍內,再選擇返場。因此 Model Y 庫存大增,甚至創下新高。

媒體週四報道稱,追蹤特斯拉交付等數據分析的分析師 Troy Teslike 統計數據顯示,從 1 月 4 日到 1 月 10 日,特斯拉官網上的 Model Y 庫存從不到 200 飆升至 1200 輛。截至 12 日,該型號庫存約為 1300 輛,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雖然和 Model Y 美國銷量相比(去年前三季度銷量為 19.1 萬輛),1300 輛微乎其微,但是其釋放的信號令市場感到不安。

長期以來,特斯拉庫存一直是個棘手問題。

與競爭對手不同,在特斯拉體系中 “沒有經銷商賺差價”,因此特斯拉本身既是汽車製造商,同時還擔任經銷商的角色,特斯拉大部分汽車都是由消費者直接購買。

這種商業模式縱然可以幫助特斯拉直面購車者需求,好處多多,但是失去經銷商,也等於失去了一個可以幫助車企積壓庫存的幫手。而這也就造成,特斯拉的生產和交付密切相關,一旦購車者減少訂單,很快就會在庫存中得以體現,進而對銷量造成威脅。

所以即便驕傲如馬斯克,也不得不順從大勢,承認特斯拉現在需要補貼政策來贏得消費者,而將最受歡迎的車型價格下調至税收優惠範圍之內,成為提振銷量、化解庫存的不二選擇。

降價後的基礎版 Model Y 可以享受 7500 美元的税收抵免,現在下單的客户可以得到共計 2 萬美元的折扣優惠,幅度高達 30%。

反其道而行之?庫存高企之際,特斯拉還在擴大產能

沒有經銷商 “背庫存”,訂單量的下滑難以匹配工廠的高產能,車企很容易陷入產線空轉,這個問題已經擺在特斯拉麪前。然而它卻還在全力推進產能計劃,快馬加鞭拓展自己的海外版圖。

不僅包括或將斥資 7.75 億美元擴建美國德州的工廠,還因盯上了東南亞的電池金屬資源,可能要在印尼建設第三座全球工廠。

另外,據悉特斯拉去年年底還在就墨西哥工廠建立進行談判。而在去年 8 月的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上,馬斯克表示,預計特斯拉最終將建立 10-12 座全球工廠。

無論特斯拉是否想另闢蹊徑,反其道而行之來挽救頹勢,不容忽視的是,特斯拉已經連續第三個季度交付量不及預期,且 2022 年全年的總交付量達到 131 萬,遠未達到 150 萬輛的目標。

並且隨着其德國柏林工廠和美國德州奧斯汀工廠產能大幅提升,特斯拉去年四季度總產量超過市場預期,全年總產量達到 137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