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跑七年獲利千億的 Baillie Gifford,仍對特斯拉不離不棄

依舊相信特斯拉帶來的變革的力量。
特斯拉的股價跌幅讓投資者們絕望。曾經的鐵粉們前赴後繼的脱離 “粉籍”,對沖基金大佬高喊,繼續做空特斯拉,越漲越空,但依舊有因特斯拉獲利千萬的基金公司選擇在最困難的時候少量減持,但 “不離不棄”。
1 月 9 日,被稱為 “成長股捕手” 的柏基投資(Baillie Gifford)的美股投資組合分析師 Dave Bujnowski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去年其投資美股的基金下跌超 50%,但此前 3 年的平均回報率為 43%,他們依舊相信特斯拉帶來的變革的力量:
去年基金的跌幅使我不得不開始懷疑自己的投資策略,但我們公司的投資理念一直都是關注成長,關注變革的力量,我們仍然對特斯拉的未來充滿信心。
柏基投資自 2013 年買入特斯拉以來,持有其 7.49% 的股權,成為僅次於馬斯克的第二大股東,在特斯拉股價高歌猛進之時,2020 年對特斯拉的投資浮盈超過了 200 億美元,約合 1400 億人民幣。

而今面對特斯拉的股價在 2022 年暴跌 70% 的現狀,Bujnowski 表示,曾經關於特斯拉的爭論焦點在其是否能賺錢,如今他們已經證明了他們的能力,現在的問題在於馬斯克的參與度,這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現在,市場的焦點圍繞在馬斯克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了 Twitter 運營上,忽略了特斯拉。
我們認為這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一是他總是能同時做很多事,並且已經證明了他有能力做不止一項工作。更重要的是馬斯克為特斯拉創造的文化價值——一種創新精神,能夠製造出無可比擬的量產汽車的機器。在沒有馬斯克的情況下,公司基本可以自行運營。
根據 whalewisdom 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柏基投資持有約為 73.94 億美元(約 536.19 億人民幣)市值的特斯拉股票,佔其組合的 7.62%,儘管三季度減持了特斯拉,但其依然穩坐 “第一大重倉股” 寶座。
被譽為 “成長股捕手” 的百年老店不行了嗎
柏基投資究竟是何方神聖?這並非一家投資新鋭科技的新興機構,而是一家擁有長達 110 年曆史的骨灰級老牌投資基金,總部位於蘇格蘭愛丁堡,資產管理規模高達 2454 億美元。
2000 年的互聯網泡沫破裂,給了柏基投資一些挫折,但也迫使其更堅定買入亞馬遜等公司,並關注影響全球經濟的新型市場,現在為人稱道的投資理念:注重自下而上策略和長期投資,也在這個階段形成。
柏基投資在 2004 年開始投資亞馬遜,2011 年投資 Illumina,2013 年開始投資特斯拉,2014 年投資阿里巴巴,2017 年投資 Shopify Inc,都在 2022 年以前取得了不錯的回報。
柏基投資在 2013 年初耗資 8900 萬美元建立了 230 萬股的特斯拉頭寸,平均持股成本僅為 38.7 美元;而在隨後三年,柏基投資繼續在二級市場買買買,在 2017 年持有了約 1400 萬股的特斯拉股票,從此穩居特斯拉二股東席位。
為了踐行長期投資的理念,柏基投資將其投資期限從 2-3 年拉長到 5-10 年,平均持倉時間長達接近 7 年,遠高於市場平均時長。
媒體稱,在其持有特斯拉期間無論市場傳出什麼 “留言蜚語”,股價如何波動,柏基投資對特斯拉都極少拋售,並且多次在特斯拉股價疲軟時加倉,一直保持增持狀態,直到特斯拉大漲倉位過重才進行較大的減倉。
但柏基投資的策略似乎並不適用於 2022 年的市場行情,根據英國投資平台 Morningstar 的數據來看,2022 年柏基投資在表現最糟糕的十隻基金名單中佔了 3 只,旗下 Baillie Gifford WW L/T Glb Gr、Baillie Gifford L/T Glb Gr 和 Baillie Gifford Global Discovery 三隻基金進入該名單。
媒體分析稱,柏基投資給自己的維度是十年為單位起,並且知行合一,投資者很難去挑它的毛病。在情緒最高點的前十年它表現的不錯,在情緒低點的前十年它表現一般,但或許接下來的十年可能又會更大的超額收益也未可知。
儘管減持依舊對特斯拉的未來充滿信心
或許是因為特斯拉曾帶領其創造過輝煌,讓柏基投資一戰成名,儘管 2022 年其市值大幅縮水,柏基投資依舊對特斯拉充滿信心,Bujnowski 表示特斯拉的增長引擎沒有壞,電動汽車依舊在佔領燃油車的市場份額:
電動汽車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種創新產品進入市場並更好的滿足了市場需求。電動汽車正在進一步佔領燃油車的市場份額。我們相信電動汽車的未來。電動汽車已從 2016 年的約 1% 的市場份額提高到現在的 10%-12%。
特斯拉已經成為了電動汽車市場的龍頭,曾經關於特斯拉的爭論焦點在其是否能賺錢,如今他們已經證明了他們的能力。
Bujnowski 表示現在市場的焦點圍繞在馬斯克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了 Twitter 運營上,忽略了特斯拉。他認為這沒有什麼好擔心的,Bujnowsk 解釋稱:
一是他總是能同時做很多事,並且已經證明了他有能力做不止一項工作。更重要的是馬斯克為特斯拉創造的文化價值——一種創新精神,能夠製造出無可比擬的量產汽車的機器。在沒有馬斯克的情況下,公司基本可以自行運營。
當媒體問及是否擔心馬斯克在 Twitter 上發表言論會損害特斯拉的品牌形象時,Bujnowski 稱他們對此持保留態度,馬斯克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市場,但特斯拉的競爭優勢遠遠超出了馬斯克對其品牌形象可能造成的影響:
我們對此也保持謹慎的態度。每一個因馬斯克的行為而表示不想要特斯拉的人,都會使潛在市場縮小一點,這一點不應被忽視。
但更重要的是,這也是就是我們仍然對特斯拉充滿信心的原因——特斯拉依然擁有巨大的市場。因此,即使一些潛在買家決定他們不想要特斯拉,但他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且他們的競爭優勢遠遠超出了馬斯克對品牌的影響。
對於是否認為有人接替馬斯克擔任 Twitter CEO,會讓特斯拉更好一點時,Bujnowski 表示,他支持有人接替馬斯克,支持任何能讓馬斯克減少在聚光燈下的決定,希望他更多的參與特斯拉的運營。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