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巨頭也無護城河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互聯網監管的大刀砍向科技巨頭,蘋果、亞馬遜相繼 “認慫”。
互聯網監管的大刀砍向科技巨頭,蘋果、亞馬遜相繼 “認慫”。
週二,亞馬遜同意就兩起歐盟反壟斷案件達成和解,這兩起案件涉及對其平台上第三方賣家待遇的指控。和解的達成意味着亞馬遜避免了支付可能高達全球年收入 10% 的罰款,這一金額可達到數百億美元。
作為和解的一部分,亞馬遜被要求改變歐盟監管機構認為其平台上有損於第三方賣家的商業行為,其中就包括為第三方賣家提供平等的機會進入 “Buy Box” 選項,該功能是亞馬遜頁面上的一項功能,可以推廣賣家並允許通過點擊 “購買” 或 “添加至購物車” 快速購買產品。
Buy Box 不僅為消費者帶來更多便捷性的購物體驗,同時也為賣家提供了更大程度的曝光,在亞馬遜平台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擁有 Buy Box 就意味着大量的訂單。根據相關調研數據,82% 的亞馬遜銷售額來自於 Buy Box。
亞馬遜還同意,如果價格出現重大差異,會展示第二個 “競爭性報價”。亞馬遜還放寬了商家和快遞員對其 Prime 服務的權限,不再歧視不使用自有物流配送服務的 Prime 賣家,讓 Prime 會員自由選擇快遞配送服務。
就在協議達成的同時,亞馬遜繼 11 月後市值再度跌落萬億美元。
圖:大型科技公司市值
數據來源:companiesmarketcap
在向第三方賣家開放購物車以及物流服務後,亞馬遜自營業務以及三方服務收入或將受到影響,同樣 “認慫” 的還有蘋果。
今年納指是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現第二差的股指,上半年還能把 “鍋” 甩在美聯儲身上,那隨着流動性收緊預期降温,納指自身面對的監管風險暴露無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