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全球市場 “眾生相”:機構悲觀離場,散户加速入場

散户偏好的美國股票共同基金和 ETF 今年以來實現了超過 1000 億美元的淨流入;而對沖基金一直在削減對股市的投資,或者乾脆直接押注美國主要股指將暴跌。
作為 2008 年以來全球市場最瘋狂的一年,今年以來,散户一直在加倍投資股市,而專業投資機構已經止損上岸。
資金流向監測和研究機構 EPFR 最新數據顯示,散户偏好的美國股票共同基金和 ETF 今年以來實現了超過 1000 億美元的淨流入,為 2000 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之一。
與此同時,對沖基金一直在削減對股市的投資,或者乾脆直接押注美國主要股指將暴跌。此外,高盛數據顯示,今年秋季共同基金的現金頭寸在其投資組合中所佔比例已從去年年底的 1.5% 左右上升至 2.5% 左右,為 2020 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
股票是戰勝通脹的唯一選擇?
高盛董事總經理 Ben Snider 表示,機構和散户往往會在經濟放緩、股指暴跌之際同時拋售股票。儘管標普 500 指數今年下跌近 20%,但這種情況似乎並沒有出現。

Snider 表示:“家庭沒有大規模拋售(股票),這太令人驚訝了。”
根據以往經驗,在標普 500 指數從峯值至少下跌 10% 之後,美國家庭通常會拋售約 100 億美元的股票。EPFR 數據顯示, 2015 年和 2018 年該指數全年收跌時,許多投資者逃離了股票基金。
眼下,標普 500 指數正步入 10 多年來最糟糕的一年,由於美聯儲等全球主要央行持續加息,市場出現劇烈波動。
散户加速入場的背後,一方面是 “股市總會反彈” 的心理在作祟,另一方面更是普通消費者在通脹陰霾下的無奈之舉。部分投資者表示,股票是戰勝通貨膨脹的唯一選擇,其帶來高回報的機會將比債券更大。
衰退恐慌加劇,機構看漲情緒跌至三年最低水平
然而在美聯儲持續加息和悲觀的經濟前景影響下,美股可能遠未見底。
雖然 11 月非農就業數據依然強勁,但這不能改變美國經濟正在迅速隕落的事實。11 月 CPI 超預期回落,零售出現了一年來的最大降幅,12 月紐約聯儲製造業指數暴跌,就連進口也崩了,內外需求壓力山大,美國經濟盡顯疲態。此時的美聯儲卻表示,它還沒有完成加息,還順手提高了利率峯值預期。
這也是許多機構投資者感到悲觀的原因之一。
德銀數據顯示,今年夏季,與股指期貨相關的淨看跌頭寸達到創紀錄高點,這表明,資產管理公司和對沖基金正押注股市持續下挫。雖然近期許多投資者減少了看跌頭寸,但截至 12 月初,他們還沒有轉為看多。
與此同時,在高盛追蹤的基金中,衡量對沖基金在股市中風險敞口的一個指標——投資於看漲股票頭寸與看跌股票頭寸的比例——已降至 2019 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 12 月初的一份報告中,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董事總經理 Amy Wu Silverman 坦言,她的客户 (包括對沖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相當悲觀”。
根據 Silverman 的説法,許多人不願大膽押注股市,即使知道華爾街其他人看跌,也不足以誘使一些人採取逆勢看漲的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