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貨幣戰:從成本失控轉為需求崩潰

華爾街見聞
2022.12.16 10:1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這輪貶值算是到頭了嗎?

日本財務省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11 月日本貿易差額為 2.03 萬億日元,自去年 8 月由順差轉為逆差後,已經連續 16 個月出現貿易逆差。

11 月進口額同比增長 30.3% 至 10.9 萬億日元,原油、煤炭、液化天然氣進口額大增,增幅分別達 69.7%、106.8%、51.9%;出口額同比增長 20% 至 8.8 萬億日元,汽車(38.3%)、建設用礦山機械(64.1%)、船舶(73.5%)的出口額增幅居前。

就在不久前,韓國政府官員表示,預計今年韓國將出現創紀錄的貿易逆差。根據韓國海關總署的數據,截至上週六,今年韓國貿易逆差為 474.6 億美元,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年度赤字,這一數字是 1996 年創下的 206.2 億美元歷史記錄的 2.3 倍。

11 月韓國出口同比下降 14%,為連續第二個月下滑,主要受半導體需求低迷的拖累,半導體出口同比下滑 29.8%。12 月前 10 日的出口延續下滑態勢,同比下降 20.8%,11 月同期為-2.9%,主要出口品類中,半導體降 27.6%、鋼鐵製品降 37.1%、家用電器降 43%、汽車零部件降 23.2%。

即便有世界盃、歐美黑五及聖誕的旺季刺激,貿易數據在年底也不可避免地快速下滑。

聯合國貿發會議的最新報告指出,全球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將從 2021 年的 5.7% 降至 2022 年的 3.3%。

雖然全球貿易額在 2022 年預計將達到創紀錄的 32 萬億美元水平,商品和服務貿易額分別為 25 萬億美元和 7 萬億美元,但增長均較 2021 年放緩,商品出口增長預計將下降一半,從 2021 年 26.5% 的強勁增長驟降至今年的 13.8%;運輸、旅遊等服務出口增長小幅下降,從 2021 年的 17.2% 降至 2022 年的 14.6%。

今年三季度商品貿易環比下降 1 個百分點,服務貿易額環比增長約 1.3%,但貿發會議預計,到四季度商品和服務貿易額增長將雙雙下滑,預計到 2023 年情況會更加嚴重。

如果説上半年貿易帳的惡化主要還是由進口成本推動的,那麼下半年開始出口乏力就成了 “罪魁”,而且這對於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而言,打擊可能更為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