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盟將強制 iPhone 改用 USB-C 接口,蘋果將為此付出多大代價?

自從安卓機統一用上了 USB-C 接口,每隔幾個月,iPhone 是否也要更換為 USB-C 接口的討論就會流行。終於,這些流言 “或許” 要成真了——在歐盟地區。近期歐盟通過了一項關於通用充電器的法案,其中規定,2024 年底前,所有在歐盟銷售的電子產品均應使用 USB-C 接口,包括手機、平板電腦、手持遊戲機、耳機和照相機等可充電設備。
自從安卓機統一用上了 USB-C 接口,每隔幾個月,iPhone 是否也要更換為 USB-C 接口的討論就會流行。終於,這些流言 “或許” 要成真了——在歐盟地區。
近期歐盟通過了一項關於通用充電器的法案,其中規定,2024 年底前,所有在歐盟銷售的電子產品均應使用 USB-C 接口,包括手機、平板電腦、手持遊戲機、耳機和照相機等可充電設備。由於技術原因的限制,筆記本電腦有額外 40 個月的過渡時間。
法案落定後,華爾街日報與蘋果高管進行了一次公開訪談,談起 iPhone 是否遵循這項法律,蘋果公司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 Greg Joswiak 的回答是:“全世界有十億餘人使用閃電接口,如果短期內全部改為使用 USB-C 的充電線,將會製造大量的電子垃圾,危害自然環境。” 但面對已經通過的法案,“我們顯然需要遵守規定”。
多數人將這一回答視作 “蘋果終於妥協”,將在歐盟地區銷售 USB-C 接口的 iPhone 的象徵。但界面新聞查閲了實際的法案細則發現,上述法案的具體解釋是:適用於 “可有線充電的設備”,必須配備 USB-C 接口。結合那位蘋果高管的言論,不少人提出了一個可能性:蘋果可以生產不需要有線充電的設備,而是取消充電端口,推出無線充電 iPhone。到 2024 年,iPhone 17 就將面世,蘋果有充足的時間研究和推行無線充電版 iPhone。
無論如何,不管是遵循法規使用 USB-C 端口,還是推行無線充電,蘋果都必須面臨改變了。

第一款 iPhone 誕生在 2007 年,那時起 iPhone 就選擇了與安卓手機完全不同的自創接口:30pin 接口(官方譯名是 “30 針”)。
用過早期 iPhone 的人大概都對這扁長的接口有印象,它的體積較當時市面上的圓形接口或 Mini USB、Micro USB 要大,但可延展性也更強:其 30 個觸點中,只有 4 個用於充電,其他觸點可延展用作音視頻的輸出、照片導入,也增加轉接其他智能設備的可能。對於當時來説,這一做法無疑是前瞻性的。
到 2012 年,蘋果公司發佈了 iPhone 5 以及 iPod Touch、iPod nano,同時宣佈,這些產品均使用創新的 Lightning 接口(下稱 “閃電接口”)。小巧的閃電接口體積較上一代減少了 80%,這也讓 iPhone 15 得以成為當時最薄的智能手機。
而對於當時的消費者而言,閃電接口最重要的意義是方便——這是移動市場首個成為主流的正反可插接口。在技術上,閃電接口由原來的 30 針減少至 8 針,除充電以外保留了數據傳輸和音頻輸出功能,犧牲了部分可拓展性,但也提升了便攜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 2012 年推出閃電接口的時候,蘋果在歐盟地區的銷售同樣面臨制約。

責任編輯:李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