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隔 7 個月,國常會再提 “降準”,釋放啥信號?

中信證券明明認為 “降準很可能會在未來幾日落地”。他表示,降準可以引導 LPR 下行,進一步託底房地產市場,後續會有更多政策舉措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11 月 22 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抓實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全面落地見效,鞏固經濟回穩向上基礎。會議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引導銀行對普惠小微存量貸款適度讓利,繼續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務,加大對民營企業發債的支持力度,適時適度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看來,本次會議相當及時。四季度是 “穩增長” 的關鍵時點,但近期受國內外因素影響,10 月以來經濟下行壓力凸顯。針對這種情況,會議作了一系列具體部署。
“降準很可能會在未來幾日落地。” 明明認為,降準可以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下行,進一步託底房地產市場。他預計,還會有更多政策舉措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在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降準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近期的金融數據尤其是居民部門貸款,顯示出有效融資需求仍然不足,宏觀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因此,貨幣政策應進一步加大實施力度。
當前,降準也具備一定空間。董希淼表示,作為近年來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我國貨幣政策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同時一直保持穩健基調不變,並未超發貨幣,未實施 “大水漫灌” 等寬鬆手段。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 8.1%,還處於相對較高水平。
而且,“我國物價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從 10 月數據看,CPI 同比上漲 2.1%。通脹形勢温和可控,未來通脹壓力不大。” 董希淼説。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考慮到未來一段時間內通過降息刺激需求的空間相對受限,人民銀行可以進一步通過總量工具的增量操作來鞏固和拓展經濟回穩向上態勢。必要時,更多地通過降準尤其是定向降準等措施釋放中長期流動性,保證對實體經濟的貨幣信貸支持,從而更有效地支持市場主體和居民部門,以及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董希淼認為,降准將起到三個方面的作用:向金融機構釋放流動性,維護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增強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讓利的持續性;傳遞明確的政策信號,進一步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
“如果降準儘快實施,銀行資金成本得以降低,銀行減少加點的動力增強,12 月 LPR 特別是 5 年期以上 LPR 有望下降。” 董希淼説。
作者:張瓊斯,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文標題:《時隔 7 個月,國常會再提 “降準”,釋放啥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