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林資產核心人物集體亮相,回應淨值 “至暗時刻”,闡述四大投資邏輯

華爾街見聞
2022.11.19 00:5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等待估值修復

11 月 18 日下午,千億私募景林資產召開溝通會。

十分罕見的是,景林資產內地的三位擔綱基金經理高雲程、蔣彤、金美橋,悉數到場與持有人進行溝通。

今年以來,景林資產的產品表現並不理想。

正如基金經理高雲程所述:“今年以來景林的組合表現應該是歷史上最糟糕的時期之一,和 2018 年的情況有接近的地方。組合中的重要持倉公司幾乎都遭遇了嚴重的下跌。”

這家千億私募的淨值壓力徒升。

這三位明星基金經理如何反思淨值回撤,對中長期邏輯有哪些判斷?

資事堂將發言要點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高雲程:股市估值變了

如果單獨看最近,從 9 月中旬算起(截止 10 月末),很多公司在一個半月的時間股價下跌了 30%-40%,這直接造成 9 月和 10 月的組合業績大幅度下跌。

景林的投資組合變動並不大,基本持倉結構依然和半年報分析的情況類似,那麼是什麼變化導致股價大幅度下跌呢?

是估值!

估值變化背後反映的是對企業增長預期的改變、對市場流動性的反饋以及對產業發展層面的反饋等等。

有三個主要原因導致景林的持倉出現普遍下跌:

外國投資者在持續地拋售相關資產,反映了宏觀層面外國投資者預期的變化;

美國持續加息帶來的全球流動性問題,充分反映在香港離岸市場上。港股的估值處於歷史最低位置,指數跌回十幾年前的水平。

國內因素對消費相關行業產生明顯影響,疫情持續的時間和管理的力度顯然超過了大部分人的預期。

短期流動性問題疊加外資對中國信心的動搖,使部分行業龍頭公司出現了罕見的集中下跌,這些公司的相對競爭力和基本面情況變化不大,但是兩個月內市值變化接近 40%。目前的估值水平可以説出現了罕見的低估,尤其是在境外市場的中國公司,部分公司的市值已經跌到非常值得被私有化的程度。

我們看到組合裏的很多企業在利用自己的淨現金持續回購公司股票,只要這些公司擁有繼續產生比較強淨現金流的能力,外部投資者不買,上市公司會自己持續買回很多股份,增厚剩餘股東的每股收益。

一旦後續宏觀政策、產業政策、國際關係等方面出現任何轉機,這些公司的估值反彈也應該是劇烈的。

所以我們除了不斷檢視組合裏面這些公司的基本面,能做的是利用市場極端情緒和流動性危機帶來的極端價格,把組合調整的更集中一些,等待後面的估值修復。

過去一年多時間裏,投資者和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確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股債匯市場都出現了巨幅波動,也動搖了一些基本信仰。未來的發展無法百分百預測,但隨着很多境外長期投資者最後的持倉在最近被拋售,反映着市場大概率處於最悲觀的時刻。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再賣出被嚴重低估的公司了,雖然持有的過程會比較煎熬。現在應該做的是專注於檢驗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變化,適當隔離市場情緒的傳染。

雖然短期的股價變化嚴重打擊了情緒,但在我們的組合裏,依然用持倉結構表達了對科技進步、效率提升、美好生活的長期嚮往與堅定信仰。

核心互聯網零售和娛樂平台公司在 10 月底估值處於扣賬面淨現金 10 倍 PE 的水平,暗含的市場預期是這些公司以後幾乎永遠都不會增長了。

但上市公司本身目前都處於無負債的狀態,持有淨現金,依然保持盈利能力,相關回購計劃對應的市值水平大約在 5%-15% 之間。

打個比方,目前只需要花一個 Costco 市值的資金,即 2000 多億美金,就可以擁有中國零售前三名的公司,佔中國社會零售總額的 20% 以上。這是正確的嗎?中國以後的消費不增長了?目前的疫情管控政策,相關消費公司的估值也出現了罕見的低估值。一旦逐步恢復,這些消費相關公司將面臨 2022 年極低的基數。

移動互聯網是過去十年最重要的創新和效率提升手段,未來一個階段,人工智能的發展會是最重要的推動經濟增長和效率提升的力量。必須在全球範圍內尋找這個領域最好的公司,美股調整提供了好的機會。

蔣彤:八成倉位押注核心資產

所管理的產品前十大組合佔比約 52%,去年開始組合相對分散,八成以上倉位在核心資產,衞星倉位不會超過兩成,持股數量相對多一些,並沒有偏離景林整體的投資方向。

大股票和小股票有自己的節奏,市場對大股票認識相對充分,預期差較小,而中小市值股票往往具備基本面阿爾法,雖然尋找起來很難,但我們願意承擔這樣的挑戰。

中小市值中具備成長性的股票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前期的投入進入回報期;第二,技術突破或技術延伸到其他領域;第三,併購帶來的成長。

蔣彤的配置較為均衡,既保持了對泛消費(含消費互聯網)的投資,也佈局了央國企穩定分紅類、光伏電動車以及專精特新小巨人類型的企業。分散本身是自下而上選股的結果,極端情況下,相對分散能保持倉位調整的餘地,中小型公司的佈局更容易獲得阿爾法。

團隊將兼顧價值和成長風格。比如,價值股中很多是泛消費企業,包括互聯網平台企業,也有疫情大流行後消費復甦中受益的旅遊航空板塊。

未來看好如下主題:1)安全主題下,自主可控與信創主題,他們的基本面在走強。半導體之外,我們看到中國的底層技術,包括國產的 CPU、GPU、操作系統、數據庫等在不斷進步;2)我們繼續看好光伏電動車以及儲能;3)在製造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尋找阿爾法;4)看好技術類公司,其特徵是被驗證的公司,具備底層核心技術,具備可延展性。

金美橋:投資中國四大中長期邏輯

我所管理的景林全球系列基金,今年內倉位一直很高且海外股票倉位佔比較高,導致今年產品淨值回撤較大。

投資中國資產有如下中長期邏輯:

中國每年畢業大學生達到 700 萬人的級別,10 年累計就是 7000 萬的龐大且年輕活力的智力羣體,為產業升級迭代奠定了強大人才基礎;

中國擁有全球最齊全的工業配套,中國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門類齊全的工業配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供應鏈效率的極大提升,龐大的市場內需保證工業生產成本的全球競爭力;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和高鐵網絡系統,擁有全球 35% 左右的港口吞吐能力,擁有全球近 30% 的發電量,保障製造業物流效率,以及為製造業提供全球相對廉價的動力保障。

中國在新能源和電動車行業形成了引領全球的競爭優勢,比如全球光伏行業 80% 以上的產業鏈在中國,電動車行業 50% 以上的產業鏈和銷量也在中國,產業升級迭代全球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