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默斯:為了控制通脹,美聯儲可能要加息到 6% 以上

薩默斯説,區分供應衝擊和需求衝擊的方法是,兩者都推高了通脹,但當出現供應衝擊時,GDP 總量就會下降;而當需求受到衝擊(拉動)時,產出就會強勁,而實際情況是產出一直非常強勁。
對美聯儲本輪加息週期最高利率的預測一直是市場討論的焦點,尤其是在美聯儲利率決議前後,以及對政策影響較大的非農報告、CPI 報告出爐後。
美國前財政部長、哈佛大學名譽校長勞倫斯•薩默斯 (Lawrence Summers ) 最新認為,鑑於美國經濟依然強勁,美聯儲可能需要將利率提高至 6% 或更高,以控制通脹。
據媒體報道,薩默斯在一檔節目中説:
“我正在提高對終端利率可能升至多高的看法,雖然這不是我所期望的,但如果最終利率達到 6% 或更高,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美聯儲 9 月議息會議對明年最高利率的預測中值是 4.6% 以上,本月會議未具體指出任何新的峯值。
目前野村是對美聯儲利率峯值預期最高的投行,為明年 5 月達到 5.5% 至 5.75% 的區間。
薩默斯抨擊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的通脹供給衝擊論,稱經濟依然強勁
近幾個月以來,薩默斯不斷提高對終端利率的預期。9 月他在哈佛的一次演講中表示,為了控制通脹,美聯儲可能最終不得不將利率上調至 4.3% 以上。
幾天前,這位前財長再次在推特上發聲,他説,在美聯儲公佈最新利率決議之前,越來越多的權威人士 (包括政治人物和經濟學家) 一致認為,鑑於經濟體對貨幣政策的反應滯後,美聯儲應該儘快放緩甚至暫停加息行動,以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他説這是 “嚴重的誤導性觀點”。
他説,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經濟學家們對於通脹的普遍共識就一直有嚴重錯誤。
在這次的節目中,薩默斯繼續抨擊了一些分析師的觀點,即認為美國目前所經歷的多數通脹是經濟供給面中斷的結果(美聯儲無法通過加息直接解決這一問題),而不是需求面的問題(需求面更直接受到貨幣政策制定者制定的借貸成本的影響)。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計算得出,預測 10 月份美國 CPI 同比 8.2% 的漲幅中,近 60% 是由於 “供給側驅動因素”,只有 28% 是由需求側推動的。
對此,薩默斯説:
“我很尊重地説,我真的看不出贊迪和他這樣的人表達的觀點有什麼邏輯。推動供應學派觀點的人在分析上有點讓人困惑。”
薩默斯強調,第三季度美國未經通脹調整的名義 GDP 大幅上升。他表示,這表明價格壓力一直是由需求驅動的,他説:
“區分供應衝擊(supply shock)和需求衝擊(demand shock)的方法是:兩者都推高了通脹,但當出現供應衝擊時,GDP 總量就會下降;而當需求受到衝擊(拉動)時,產出就會強勁,而實際情況是產出一直非常強勁。”
薩默斯説,週五公佈的10 月非農就業報告強調,“經濟看起來仍然相當強勁”:
“好消息是經濟看起來強勁,壞消息是沒有太多證據表明通脹將受到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