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觸底回升態勢逐漸明朗——10 月美國就業數據分析

華爾街見聞
2022.11.05 03:5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重申假若失業率連續 3 個月回升,美聯儲就有望結束加息的觀點。目前失業率觸底跡象明顯,進而處在加息尾聲。

核心觀點

我們重申假若失業率連續 3 個月回升,美聯儲就有望結束加息的觀點。目前失業率觸底跡象明顯,進而我們已經處在加息尾聲。可見,美元已經處於頂部、美債配置價值凸顯、美股亦接近左側拐點。除非流動性危機爆發,否則海外因素對國內資產也不再形成明顯約束。

事件

11 月 4 日,美國勞工統計局發佈:10 月份非農就業人數新增 26.1 萬人,前值 31.5 萬人;失業率反彈至 3.7%,前值 3.5%。

正文

10 月失業率反彈至 3.7%,幅度不低,因為同時勞動力參與率繼續回落。1)10 月勞動參與率小幅回落至 62.2%(前值 62.3%)。這意味着美國有就業意願的人口比例下降,假如勞動參與率本月未發生變化,失業率的反彈幅度應超過 3.7%。2)新增非農就業數據繼續反映結構性差異,信息業時薪負增長、持續降温,休閒和酒店等個別服務業在高時薪增速的情況下新增就業數據偏弱,反映疫情後的勞動力供給緊張。

時薪增速不弱、但尚未形成工資 - 通脹螺旋。非農時薪環比 0.4%(前值 0.4%),同比持續放緩至 4.7%(前值 5.0%),亞特蘭大聯儲跳槽者工資增速(可以衡量勞動者通過跳槽來實現工資對通脹的追趕)和服務業工資增速均築頂後加速回落,分別在 7.9% 和 6.4%(前值 8.4% 和 6.6%)。

如果我們用崗位空缺率來衡量美國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側温度,用失業人數/空缺崗位來衡量勞動力市場的緊張程度或者説結構性錯配程度,且進一步衡量時薪增速同比對二者的敏感程度,如圖 1-2 所示,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側在高位見頂、緩慢降温的方向上。2)失業人數/空缺崗位邊際變化很低,幾近走平,這很可能反映了勞動力市場的供需結構性錯配問題持續未見改善,會導致從企業凍結縮減招聘崗位到成規模的裁員的時滯變長,進而崗位空缺率縮減先行於失業率的實質性反彈。3)疫情衝擊後,時薪增速對勞動力市場緊張/結構性錯配程度的敏感性指標,出現了波動中樞一次性抬升,以及階段性穩定的跡象,這可能意味着新的均衡位置。相比之下,時薪增速對需求側的敏感程度已迴歸到疫情前波動區間的偏高位置。因此,美聯儲收緊通過降温需求側來穩定薪資增速,從而控制通脹的效果或者已經空間有限,加息畢竟無法解決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錯配問題,最終美聯儲可能必須要接受更高的通脹波動中樞。

鮑威爾的鷹派表態疊加好壞互現的就業數據令市場對 12 月加息預期的分歧加大:1)數據公佈後,12 月加息 50BP 的概率小幅下行後反彈至 56.8%,終端利率的較大概率場景仍在 5.00%-5.25%。2)22Q4 美國核心通脹預計呈波動築頂的態勢,難見明顯回落,再加上中期選舉前鮑威爾的偏鷹表態,美聯儲加息終端利率再次抬升,但失業率實質性反彈後,美元指數回落-1.5% 至 111 附近,美債 10 年收益率小幅回落至 4.14%,三大股指出現反彈。

我們重申假若失業率連續 3 個月回升,美聯儲就有望結束加息的觀點。目前失業率觸底跡象明顯,進而我們已經處在加息尾聲。可見,美元已經處於頂部、美債配置價值凸顯、美股亦接近左側拐點。除非流動性危機爆發,否則海外因素對國內資產也不再形成明顯約束。

風險提示:

美國經濟與通脹超預期;美聯儲政策超預期。

本文作者:張岸天,來源:靜觀金融 (ID:JGjinrong),原文標題:《失業率觸底回升態勢逐漸明朗——10 月美國就業數據分析》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