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江湖,又一位大佬隱退了

華爾街見聞
2022.10.31 10:5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龍湖告別 “吳老師”。

作者|周智宇

編輯|張曉玲

自萬科董事長王石後,地產界已經很少因為一個董事長退休而如此震動了。

10 月 28 日,吳亞軍將權杖交給 “80 後” 陳序平。這位掌舵龍湖三十年的 “地產鐵娘子” 將徹底退居幕後。

但這並不意外。在長達 20 多年的時間裏,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吳亞軍一直在做着去家族化的安排,龍湖讓職業經理人掌舵,是遲早的事。而今陳序平已經成熟到可以接班了。

隨着吳亞軍的離任,地產界深具影響力的大佬又隱退了一個。某種程度上來説,這也意味着一個時代的終結,那個曾經高歌猛進、草莽爭鋒的地產黃金時代,真正逝去了。

一個新的時代已經拉開序幕,房地產真正迴歸居住本身,國資將在市場中起到更多的作用;房企也將集體向 “開發商” 的身份告別,轉變為運營商、服務商了。

龍湖和吳亞軍,已經走在了前面。

交班

10 月 28 日,吳亞軍戴着一副黑色墨鏡出席了龍湖合夥人大會,她剛做完一次眼科手術,還在恢復中。

現年 58 歲的吳亞軍吳亞軍坦言,為了卸任已經準備了三年。

2019 年,吳亞軍曾去拜訪美的集團。看到創始人何享健和董事長方洪波的關係,讓她深感羨慕。

十年前,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將彼時還處低谷、正在大裁員的美的,交給了職業經理人方洪波。方洪波也不負所托,帶着美的集團從千億營收,來到了 3400 億。

吳亞軍認為,這也應該是龍湖未來交班的模式。將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團隊,而不是交給家族所謂的接班人。

最終,身體原因讓她下定了決心。

她最近總是心率過快,沒查到原因,雖然過去幾個月有進行休整,但一直沒有調好。陪她看病的閨蜜一句話更是讓她破防:你再不停下來,就看不到你孩子事業有成了。

這讓吳亞軍決定:是時候交接了。對接班人長達八年的考察也隨即結束,陳序平走馬上任。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龍湖作為一家非常典型的家族企業,吳亞軍一直在淡化公司的家族色彩,“去家族化” 和 “培養職業經理人” 貫穿龍湖發展壯大的全過程。

2009 年,龍湖上市前夕,原創始人之一蔡奎辭去公司副董事長及其他職務,開啓 “去家族化” 的第一步;2011 年,邵明曉出任 CEO,吳亞軍退居二線。

至此,龍湖管理層中企業創始人吳亞軍、蔡奎及其家族成員已經全部離開,“去家族化” 更進一步。

2022 年 2 月,龍湖宣佈了新 CEO 的任命,邵明曉升任副董事長,帥印交到了年輕的繼任者陳序平手中。

到了現在,則是吳亞軍本人徹底退出公司經營管理層。不過,吳亞軍及其家族仍然持有龍湖 43.41% 的股份,仍是公司大股東。

接任的陳序平是從 “仕官生” 中走出的代表。從工程師到成都總經理,再到集團 COO、地產航道總經理,集團第三任 CEO,吳亞軍一路看着這位 2008 年剛畢業就加入龍湖的 “仕官生” 成長。

而 “仕官生” 這個從 18 年前開始的人才計劃,已經在龍湖內部形成了人才梯隊,目前龍湖的中層管理者已有近 200 人是仕官生,高管團隊佔比達到了 20%。

吳亞軍認為,現在辭任是個比較好的時機。“對於龍湖,一個創始人的離開,不是一個損失,不是一個糟糕的事情,而是一段光明又美好的開始。”

對於未來的身份,她表示,將作為公司的戰略顧問,對公司的生意模式提建議;關心公司業務怎麼順應市場去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如何規避風險等。

“畢竟是我絕大部分資產。將來我不操作反而會看得更宏觀更清晰一些”,她説。

烙印

龍湖內部曾有個玩笑話,龍湖誰都可以沒有,就是不能沒有吳老師。

沒想到,吳亞軍真的把公司交了出去,還是交給了一位職業經理人。她是真的相信,接班的人能夠傳承她的價值觀和理念,而這家公司,早已深深打上了她的烙印。

龍湖是大型房企中,唯一一家獲得全投資級的民營房企。“因自律得自由”,是吳亞軍經營理念的核心。

“因過去對自己夠狠,才獲得了今天的戰略迴旋空間和戰略主動性。” 多年來,龍湖堅持不拿地王,也沒有選擇侵略性地大舉收併購,而是選擇在波浪起伏的地產洪流外,靠自己的力量去主動修正行進的方向和速度,並得以連續 6 年保持綠檔,融資成本堪比央企。

龍湖成了穩健型民營房企的代表,在行業劇烈波動之時,龍湖上半年依然實現了營收、淨利同比穩定增長。

對於這位地產界的 “鐵娘子”,業內也一直多有褒獎之詞,可以説,房地產行業也有着吳老師的烙印。

在開發時代,龍湖是業內產品的標杆。其產品風格、園林風格深深地影響了一代開發商。綠城創始人宋衞平就曾直言,你們可以賣掉綠城的股票,買龍湖的。老宋對龍湖的產品質量非常認可。

開發業務之外,龍湖的經營性業務在業內也具有前瞻性。截至 2022 年 6 月底,龍湖商業已進入全國 30 餘座城市,在手 130 座商場,商業租金則增長 26% 至 46.5 億元。上半年,龍湖的經營性收入也超過了百億。

這讓龍湖成了華潤之後,另一家同行爭相學習的標杆。

港資地產大佬陳啓宗説,對吳亞軍非常敬佩。這位有些口無遮攔的大佬,對吳亞軍卻頗有誇讚之詞,稱過去房地產行業的很多參與者頭腦發熱,都成了瘋子,吳亞軍卻是頭腦清醒的那一位。

不過,吳亞軍退任後,龍湖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兩個月前,龍湖才遭遇了一場做空危機、股債雙殺。而今,吳亞軍剛宣佈退休的週一,龍湖股票盤中大跌 44.66%,創下歷史最高跌幅,不過收盤時回升了,跌 23.78%。

這顯示了,市場對吳亞軍的退休依然抱有疑慮。花旗銀行、摩根士丹利等機構認為,市場反應過於恐慌了,股價大跌是過度操作。

吳亞軍透露,到明年龍湖只有 200 億左右的債務,而且主要在下半年;現在已經開始準備資金還明年的債了。

門外,房地產依然處於蕭瑟低迷中。如何帶領龍湖走到開闊地,這將是陳序平的任務了。按照他的規劃,龍湖未來經營性業務利潤過半,收入過 30%;十年後,龍湖地產之外的經營性收入能夠做到千億,有息負債則降到千億;光是經營性收入就能夠覆蓋有息負債了。

謝幕

至今仍保持着全投資級的龍湖,是民營房企的一面旗幟。作為中國房地產界的領軍人物之一,吳亞軍的離任,可以説象徵着一個時代的結束。

在她之前,地產界知名的女性掌門人,原保利發展董事長宋廣菊已在去年退休,另一位與她同列首富榜的,是與父親同為碧桂園聯席董事長的楊惠妍,她們,是地產界過去幾十年來最負盛名的女性。

而吳亞軍在這個行業侵淫的時間,她的聲名與貢獻,如上所言,卻超過了上述兩位;她的影響力,甚至可以與王石、宋衞平這兩位地產教父並列,尤其是龍湖和吳亞軍在過去三年行業下行期的表現。

至此,那些在過去 30 多年間活躍非凡、叱吒風雲的地產大佬,多已隱退。如王石在 2017 年退休,由鬱亮接任董事會主席;宋衞平將絕大部分股份轉讓給了中交,掛冠而去,另立藍城。

這兩位是主動退休的。還有一些是被動離任董事長的,如恒大地產的許家印、SOHO 中國的潘石屹,他們因為公司遇到了資金困局,或收購未成而退出。

如今,還在董事長之位的大型房企掌門人,幾乎就剩下碧桂園主席楊國強,以及融創主席孫宏斌、以及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等人了。

曾經,他們這一代大佬開創了房地產的黃金時代,以市場化的方式作出了各自的特色。但在過去十年間,引得一眾閩系黑馬、粵系千億公司拼命追趕,他們中的一些人,將高槓杆、高週轉、負債發展到了極致,從而導致了這兩年的行業困局和大洗牌。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經歷風雨後,一些大佬存活了下來,一些大佬已經倒下。類似王石、宋衞平、吳亞軍這樣的大佬,是他們中活得最好的一批。

而今,隨着他們的退休,房地產也徹底轉換了模式,從開發走向了運營與服務,甚至做大了代建生意。

那個地產草莽江湖,也已隨風逝去,不會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