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你嫌棄的 iPhone 新機,扭轉了蘋果正在下滑的淨利

華爾街見聞
2022.10.28 08:4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相比其它硅谷科技巨頭,蘋果今年第四財季營收和淨利均創史上同期新高,都高於分析師預期,迎來公司歷史上最好的一個季度。不過,疫情影響、地緣政治衝突,蘋果也沒有十足的信心將這最好的財季延續下去。

作者 | 於惠如 編輯 | 羅麗娟

相比其它硅谷科技巨頭,蘋果算是交出了一份 “還不錯的” 成績單。

美東時間 27 日美股盤後,蘋果公佈 2022 財年第四財季財報:營業收入為 901.46 億美元,同比增長 8.14%;淨利潤為 207.21 億美元,同比增長 0.83%;毛利為 380.95 億美元,同比增長 8.3%。

“這是公司歷史上最好的一個季度。” 財報電話會上,蘋果 CEO 庫克説。

的確,蘋果的這份成績單中,公司的營收和淨利均創史上同期新高,都高於分析師預期,且明顯強於上一個季度的表現。

按區域收入劃分,除日本外,所有主要地區的營收都有所上升。其中,美洲地區營收 398.08 億美元,同比增長 8.12%;歐洲營收 227.95 億美元,同比增長 9.62%;大中華區營收增長 154.7 億美元,同比增長 6.23%;其他亞太地區營收 63.7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2.75%;而日本營收 57 億美元,同比下降 4.86%。

硬件業務中,最具亮點的是 Mac 電腦和可穿戴設備及配件,收入遠超預期;iPhone 的收入表現略低於預期,增長近 10%;iPad 平板的收入超預期下降,較前一季度加速下滑。

一個明顯的跡象是,該季度,蘋果服務業務創造了史上最低的季度收入增速,收入增長遠不及預期。蘋果 CFO 盧卡·馬斯特里將此原因歸咎於外匯影響。“服務業收入減速源於外匯影響,以及數字廣告和遊戲業務放緩。”

“匯率的影響是暫時的,我們要傳達的信息是,基本面是好的。” 馬斯特里説。

本季度財報發佈,蘋果依舊沒有給出下一季度的業績預期。這已是 2020 年疫情爆發以來,蘋果的慣常操作。

儘管與硅谷其它大廠相比,蘋果表現相對較穩定,不過最核心的 iPhone 營收不及預期,iPhone 新機標準版、iPad 平板新品因創新缺乏購買點,另一增長動力服務業務同樣低迷。

“公司歷史上最好的一個季度” 能否持續,仍需要打個問號。

喜憂參半的硬件業務

2022 年財年第四財季,硬件產品為蘋果貢獻了近八成營收。其中,iPhone 仍是蘋果最大的銷售來源。報告期內,蘋果總營收為 901.46 億美元,iPhone 收入 426.26 億美元,佔比將近一半。

不過,與分析師 10% 增長率的預期相比,iPhone 在該財季的增長速度仍稍顯遜色。

過去兩年,iPhone 12 系列、iPhone 13 系列均銷售火爆,為蘋果帶來巨大的銷售增長。但一個月前發佈的 iPhone 14 系列卻讓蘋果遭受了最多的質疑。

早在該系列手機正式發佈前夕,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就透露,iPhone 14 和 iPhone 14 Plus 的預購結果 “糟糕”。iPhone 14 系列發售後,其基礎版更是被外界質疑 “創新不夠”、“不夠誠意”。

儘管沒有具體的銷量數據,但來自行業的數據不會撒謊。據 IDC 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透露,iPhone 14 系列首銷第一週的市場反應明顯不如去年的 iPhone 13 系列。而有媒體報道來自蘋果供應鏈上的消息稱,iPhone14 系列總體銷量低於預期 30% 以上。

有分析機構通過調查回收商的報價發現,今年 iPhone14 貶值的速度創下新高紀錄:上市 10 天貶值幅度接近四成,也因此打破了 iPhone 保值的名號。

不過,蘋果的新機系列在市場上的表現情況算是喜憂參半:基礎版默默無聞,Pro 版卻大受歡迎,也因此抬高了手機業務銷售額。

根據郭明錤的調研,蘋果將 iPhone 14 和 Plus 產線轉向 iPhone14 Pro、Pro Max,後兩種機型的出貨量還會增長 10%。轉產後,iPhone 14 Pro 系列出貨將佔到 iPhone 14 系列所有機型出貨量的 60% 至 65%。

不過,在庫克看來,現在評價 iPhone 14 的銷售情況還 “為時尚早”。“目前,iPhone 手機在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市場上都有亮眼表現,消費者對於 iPhone 的總體滿意度達到了 98%。”

“從一開始 iPhone 14 Pro 和 Pro Max 受到供應鏈限制,對蘋果的銷售產生了影響。蘋果正在努力滿足需求,客户需求強勁,最終比蘋果預期的要好,不過供應鏈緊張將會繼續一段時間。” 庫克在財報電話會上説。

相比其它硬件產品,Mac 電腦的銷售額高於分析師的預期,銷售額同比大增 25.39%,創收 115.08 億美元,超過預期的 92.5 億美元。

在 PC 市場雙位數下滑的情況下,Mac 在該財季反彈,與重新設計的 MacBook Air 和新款低端 13 英寸的 MacBook Pro 的銷量強勁分不開,這兩款產品也被視為蘋果最受歡迎的兩款電腦。另外,渠道之前訂單釋放補貨也推動了 Mac 在該財季大幅增長。

不過,就連蘋果自身也對 Mac 逆勢大漲的可持續性存疑。在電話會議中,馬斯特里坦誠,Mac 的業績在接下來的季度 “不會重演”。

可穿戴設備及配件業務的收入為 97 億美元,同比增長 9.8%,超市場預期。庫克表示,這項業務重回正增長,主要是因為秋季發佈會 Apple Watch、Airpods 等新品的拉動。

Pad 產品線一直是蘋果重要的產品線之一。第三方市場機構 IDC 的數據顯示,2021 年全年平板出貨量達到了 1 億 6880 萬台,其中蘋果以 34.2% 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

不過,在該財季, iPad 平板業務收入 72 億美元,同比下滑 13.1%,成為蘋果所有產品中唯一淨銷售額負增長的品類。

除了整體平板市場需求出現回落之外,蘋果該產品線也受到了安卓廠商的挑戰,當前 “華米 Ov”、榮耀等手機均推出了平板產品。

蘋果也開始採取了和手機業務相同的策略來應對,即在高端產品線上提高價格來保障利潤。

不久前,iPad 上架銷售,更新了三款 iPad 產品。包含入門款 iPad 10,以及兩款 iPad Pro。新品的銷售起步價均有上調,新款 iPad Pro 11 寸版起售價 6799 元,較上一代貴了 600 元,12.9 寸版更是貴了 800 元;iPad10 的起售價達到 3599 元,相比上一代貴了 1000 元。

服務業務仍難挑大樑

為了減少對硬件的依賴。過去幾年,服務業務被視為蘋果公司硬件後的下一個增長點。

不過,這一 “未來增長點” 業務在該財季的卻表現不盡人意:本財季,蘋果的軟件服務營收為 191.9 億美元,同比增長 4.98%。創造了史上最低的季度收入增速。

馬斯特里解釋稱服務業收入減速源於外匯影響。“如果按照固定匯率計算,服務業務增長了兩位數,所以公司很高興。”

“匯率的影響是暫時的。我們要傳達的信息是,基本面是好的。” 據馬斯特里介紹,蘋果對其在用户行為和用户粘性方面的表現感到滿意。“它的交易賬户和付費賬户越來越多,現在付費用户已經超過 9 億,在過去 12 個月裏增加了 1.55 億,服務業增長的引擎在那裏。”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智能手機難以找到創新突破口,整個市場的銷售增速開始放緩,蘋果早就開始尋求其他收入來源。

最近幾個月,蘋果在廣告業務上又有了新動作。想從谷歌、Meta 和亞馬遜主導的廣告市場中分一杯羹。

今年 6 月,蘋果擴大了支付範圍,允許客户在 App Store 首頁買廣告位。

8 月,蘋果招聘信息顯示,公司正計劃建立一套自助服務平台,供企業預定廣告並通過蘋果產品向客户發佈。

近期,又有報道稱,蘋果正為 Apple TV+ 上的廣告位招攬潛在買家。不過,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廣告將採用何種形式。

蘋果在其廣告官方網頁向廣告主闡釋了新增廣告位資源的獨特優勢。“藉助今日標籤廣告,您的應用可以顯著出現在 App Store 的首頁——使其成為用户訪問 App Store 時首先看到的內容。”

事實上,自 2016 年開始,蘋果就在 App Store 中銷售搜索廣告。開發者可以通過 Apple Search Ads 購買關鍵詞,當用户搜索該關鍵詞後,相應的推廣信息就會出現在搜索結果頁中。

蘋果也在積極招聘廣告方面的人才,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對 LinkedIn 數據的分析,截至今年 9 月,蘋果的廣告平台只有約 250 名員工,職位列表顯示,蘋果計劃將這個數字提升近一倍。

同時,蘋果正在全球範圍內提高 Apple TV+、Apple One 和 Apple Music 的訂閲服務價格。

從 10 月 24 日開始,美國 Apple Music 的個人訂閲價格從 9.99 美元漲至每月 10.99 美元,家庭訂閲付費計劃從之前的 14.99 美元漲價至 16.99 美元。美國的個人賬户的年度訂閲服務費計劃從 99 美元上漲到 109 美元。

英國 Apple Music 的個人訂閲價格也上升至每月的 10.99 英鎊,家庭訂閲付費計劃價格則上升至 16.99 英鎊。

庫克也在電話會議上對這一舉動做出了回應:“音樂授權成本增加,蘋果要為音樂支付更多的費用,所以價格必須提高。”

不過庫克表示,歌手也將從他們的歌曲中獲得更多的收入。

沒有人否認,以上都是蘋果增加營收的手段。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Insider Intelligence 的估計,廣告業務每年蘋果帶來的收入是 40 億美元。而據投行 Evercore ISI 的預估,這個數值到 2026 年將增加至 300 億美元。

同樣遭遇寒氣

相比其它巨頭,蘋果依然堅挺,但這並不意味着它可以高枕無憂,尤其是智能手機業務,整個行業都在萎縮,蘋果自然避免不了遭遇寒氣。

財報發佈後,蘋果還面臨一個關鍵問題:如何讓消費者維持對 iPhone 14 系列產品的需求。

Canalys 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 年第三季度,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出貨 7000 萬台,但市場仍然徘徊在低位,同比下跌 11%。其中,蘋果以 1130 萬台的出貨量位居第四。

Canalys 分析師劉藝璇分析認為,iPhone 14 Pro 系列的強勁需求貢獻了蘋果的出貨表現。然而 iPhone 14 基礎版乏善可陳的需求顯示出,即便是蘋果也無法完全跳脱開中國大陸市場消費需求減弱的現狀。

在劉藝璇看來,在激烈競爭和行業低迷背景下,蘋果不得不做出應對:在其入門級版本和前代機型中採取激進的促銷,尤其是在 5000-6000 元價位段區間。

隨着 iPhone 14 系列新品發佈,蘋果下調了 iPhone13 系列售價,iPhone13 的不同版本售價分別便宜了 600 元、500 元、300 元。同時,蘋果官網商城還下架了 iPhone 13 Pro 和 13 Pro Max 兩款機型。上述舉動也被外界解讀為蘋果在為新機銷售保駕護航。

在第四財季報告中,蘋果依舊沒有發佈業績指引,但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庫克和馬斯特里對下一季度的業績做出了預估。

“下一季度營收年增率將低於三季度的 8.1%,Mac 銷售年增幅也將遜於本季度。而服務營收預計將繼續增長,但可能受到總體宏觀環境影響,增長或將放緩。” 馬斯特里預估。

這也表明,在疫情影響、地緣政治衝突等背景下,蘋果也沒有十足的信心。

憂慮還來自供應鏈,在財報電話會中,庫克提到,包括 Apple Watch Ultra 、iPhone 14 Pro 在內的產品線均受到 “供應限制”。

因宏觀環境影響,硅谷各大科技巨頭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寒意,紛紛開始調整自己的人才招聘與儲備政策,甚至開始大規模裁員。

今年 5 月,Netflix 開始裁員,削減動畫和銷售部門的規模;幾個月後,微軟對 Xbox 等部門進行裁員,裁員總數可能超過千人;芯片巨頭英特爾被曝可能會在近期宣佈裁員消息,裁員總數可能高達千人。

蘋果在上一份季度報告中表示,它將在支出方面更加謹慎,這是硅谷公司支出整體減速的一部分。在該財季報告公佈後,庫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因宏觀環境影響,蘋果已經放慢了招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