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監管機構對谷歌開出超 1.6 億美元罰單,因安卓相關壟斷行為

週四,印度反壟斷監管機構 “競爭委員會”(CCI)宣佈對谷歌罰款 133.8 億盧比(約合 1.6195 億美元),原因是谷歌在安卓移動設備方面的反競爭行為。CCI 命令谷歌在規定時間內進行 “整改”。同日,美國德州對谷歌提起訴訟,稱其涉嫌在未經適當同意的情況下收集數百萬德州人的生物特徵數據。
週四,印度反壟斷監管機構 “競爭委員會”(CCI)宣佈對 Alphabet 旗下谷歌罰款 133.8 億盧比(約合 1.6195 億美元),原因是谷歌在安卓移動設備方面的反競爭行為。CCI 命令谷歌在規定時間內進行 “整改”。
CCI 稱,谷歌利用其在安卓系統 “在線搜索” 和 “應用商店” 等市場的主導地位,保護其 Chrome 和 YouTube 等應用在移動網絡瀏覽器和在線視頻託管中的地位。CCI 要求谷歌改變其目前在安卓系統上的一些做法,包括允許智能手機用户卸載應用程序,以及給予他們選擇其他搜索引擎的權利。
此外,CCI 還要求谷歌不得向智能手機制造商提供任何激勵措施,例如簽訂某些 “銷售共享” 協議。CCI 指出這種做法幫助谷歌確保其搜索服務的排他性,“完全排除了競爭對手”。
CCI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市場應該被允許根據 “優勢” 進行競爭,而市場主導者(在本案中是谷歌)有責任保證其行為不會影響到這種根據 “優勢” 進行的競爭。
CCI 的調查結果和建議的補救措施可能會抑制谷歌在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按用户數計算,印度是谷歌的最大市場。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數據顯示,在印度 6 億部智能手機中,有 97% 搭載的是安卓操作系統。
谷歌目前拒絕對該命令發表評論。
谷歌在印度面臨一系列反壟斷案件和更嚴格的科技行業監管。除了安卓系統,CCI 也在調查谷歌在智能電視市場的商業行為及其應用內支付系統。谷歌在 2020 年承諾在未來幾年內對南亞市場投資 100 億美元。它已經為當地電信巨頭 Jio Platforms 和 Airtel 提供了高達 55 億美元的資金。
谷歌正面臨着來自全球各地政府越來越多的審查。2018 年 7 月,歐盟委員會對谷歌處以 43.4 億歐元(當時約合 51.5 億美元)的反壟斷罰款,其上訴失敗。它還受到德國針對大公司的新法規的約束。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用在谷歌身上,再恰當不過。同日,美國德克薩斯州總檢察長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德州已對谷歌提起訴訟,稱其涉嫌在未經適當同意的情況下收集數百萬德州人的生物特徵數據。訴訟稱:“谷歌公然藐視這項法律,至少從 2015 年起,收集了無數德州人的生物特徵數據,並利用他們的臉和聲音為谷歌的商業目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