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三季度盈利高於預期,但收入遜色,股價盤後跳水

華爾街見聞
2022.10.19 20:3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特斯拉三季度交付量創單季新高,但要達今年目標四季度交付需環比增 45%;特斯拉重申預期多年內年均交付增速達 50%,稱卡車 Semi 定於 12 月開始交付。財報公佈後,特斯拉股價先曾漲近 3%,後很快轉跌,一度跌近 7%。更新中

財報顯示,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的盈利繼續超預期增長,但收入一年來首次低於華爾街預期,繼週二公佈財報的奈飛之後,再次體現了美元走強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外匯衝擊。

美東時間 19 日週三美股盤後,特斯拉公佈的三季度收入創單季新高,EPS 盈利和淨利潤都接近單季最高水平,但收入和毛利率都低於預期,汽車業務的毛利率連續兩個季度低於 30%。

財報中,特斯拉繼續重申,預計多年間的年度車輛交付量將增長 50%,但承認營收受到負面的外匯影響,而且汽車的平均售價(ASP)環比二季度下跌。有評論稱,特斯拉的 ASP 實際上環比下降了 4%,因為出售零排放汽車獲得的管理性積分——所謂的 “賣碳” 收入低了,所以毛利率低於預期。

財報公佈後,特斯拉股價盤後先迅速上漲,漲幅曾接近 3%,後很快跳水轉跌,一度跌近 7%,此後跌幅收窄。

財報業績電話會上,特斯拉 CEO 馬斯克説,似乎我們將擁有史詩般的一年結尾(epic end of year),預計汽車交付量將在四季度創新紀錄,公司預計四季度車輛需求將 “相當不錯”。特斯拉正在研究廉價的下一代車輛平台。

馬斯克講話後,特斯拉股價的盤後跌幅收窄到不足 3%。但特斯拉首席財務官(CFO)Kirkhorn 在電話會上稱,在三季度交付量中,三分之一集中在最近兩週內,預計今年的年度交付增速將低於 50%。特斯拉的跌幅又擴大到 5%。

財報中,特斯拉將原材料和大宗商品漲價、物流成本增加列為影響利潤的部分負面因素。業績電話會上,特斯拉高管一致認為,大多數大宗商品的價格正在下跌,但運費卻貴得出奇。馬斯克稱,若沒有任何激勵政策,特斯拉電池費用恐怕會達到 70 美元/千瓦時。他確認,特斯拉正在美國得州修建鋰冶煉廠。

收入創單季新高 但和毛利率低於預期 盈利高於預期 接近紀錄高位

特斯拉三季度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 三季度營業收入 214.54 億美元,刷新一季度所創的季度營收新高,同比增長 56%,仍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220.9 億美元,這是 2021 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季度營收低於預期。
  • 三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口徑下調整後每股收益(EPS)為 1.05 美元,略低於一季度所創的 EPS 最高紀錄 1.07 美元,同比增長 69%,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1.01 美元;三季度 GAAP 口徑下 EPS 為 0.95% 美元,同比增 98%。
  • 三季度調整後淨利潤為 32.92 億美元,略低於一季度創下的利潤新高 33.18 億美元,同比增長 75%,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32 億美元。
  • 三季度 GAAP 口徑下毛利率 25.1%,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26.6%,去年三季度也是 26.6%。
  • 三季度汽車業務毛利率 27.9%,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28.4%,連續第二個季度低於 30%,截至今年一季度的三個季度都高於 30%。
  • 三季度調整後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 49.68 億美元,同比增長 55%,增速高於二季度的 52%。
  • 三季度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 211.07 億美元,同比增長 31%,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217.9 億美元。
  • 三季度資本支出 18.03 億美元,最近三個季度首次超過 18 億美元,同比下降 1%,但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19.2 億美元。

汽車平均售價環比下跌 外匯對利潤的負面影響為 2.5 億美元

財報中,特斯拉總結了一些影響營收和盈利能力的因素,正面影響因素包括:

  • 汽車交付量增長;
  • 汽車平均售價(ASP)同比上漲;但因二季度上海工廠生產受限,ASP 環比二季度下跌;
  • 其他業務的收入和利潤增長。

負面影響因素包括:

  • 外匯的負面影響,其中外匯對利潤的負面影響達 2.5 億美元;
  • 原材料、大宗商品、物流、保修、加急送貨的成本增加。
  • 特斯拉在美國得州和德國柏林工廠生產爬坡的成本,以及 4680 電池擴大生產的成本。

“賣碳” 收入創一年新低

有評論認為,特斯拉 “賣碳” 收入劇減可能也是營收遜於預期的一個原因。

特斯拉以往盈利的一大推手——通過出售碳排放信用額度獲得的收入三季度為 2.86 億美元,創去年三季度以來新低,較今年一季度所創的高位 6.79 億美元減少 58%,環比二季度減少 17%。

要達今年目標四季度交付需環比增 45% 重申多年內會達到 50% 的平均年增速

財報顯示,特斯拉三季度交付汽車 34.383 萬輛,比當季產量少 2.2093 萬輛,和本月初公佈的數據一致。雖然交付量創單季高,卻低於華爾街預期的約 35.8 萬輛。

面對全球央行持續加息和外界對經濟衰退的擔憂,華爾街對特斯拉達成今年的目標更加悲觀。因為特斯拉希望今年交付 140 多萬輛車,讓年產量較去年提高 50%,要實現這個目標,四季度必須交付近 50 萬輛,較三季度環比增長約 45%。

不過,三季度財報中,特斯拉繼續重申 “計劃儘快擴大製造產能”,並繼續重申多年內年均交付增速的預期,

“在多年期間內,我們預計汽車交付量的平均年度增速會達到 50%。這一增速將取決於設備的能力、工廠的正常運轉時間、運營效率、供應鏈的能力和穩定。”

本月初特斯拉對交付量低於產量的解釋是,受物流運輸影響。華爾街見聞此後指出,對投資者來説,這個解釋還不夠,他們更擔憂的並不是眼下的物流受阻,而是影響更為嚴重的需求走弱。有分析認為,特斯拉 9 月在中國推出高額保險補貼的 “變相降價” 就反映出,特斯拉汽車的需求走弱。

此外,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激烈競爭撼動了特斯拉的王座。本月初比亞迪公佈的 9 月銷量遠超預期,史上首次月度銷量突破 20 萬輛,今年內保持每月超過 100% 的同比增速。在上半年超過特斯拉之後,比亞迪有望全年也穩坐全球新能源車銷售榜首。

上海等各地工廠產量均創單季新高 卡車 Semi 12 月開始交付 4680 電池產量環比二季度增三倍

特斯拉財報稱,三季度各個地區的工廠都創造了各自的單季產量新高。

其中,在加州 Fremont 工廠的生產率進一步提高,在德州工廠的 Model Y 生產率繼續逐月提升。三季度 4680 電池的總產量環比二季度增長三倍。特斯拉半掛式電動卡車 Semi 定於今年 12 月開始交付首批車。

在二季度生產放緩後,上海工廠三季度的生產率刷新此前所創的最高紀錄。上海工廠依然是特斯拉的主要出口中心,主要向北美以外的大部分市場供應汽車。

得益於三季度末的生產率強勁提升,德國柏林的工廠在一週內運用 2170 電池生產了超過 2000 輛 Model Y 汽車,該工廠的生產率進展符合公司預期。

儘管芯片業挑戰影響 三季度儲能仍創新高

特斯拉財報稱,三季度太陽能電池板的裝機量達 94 兆瓦,略低於二季度創造的單季紀錄 106 兆瓦,依舊保持着美國業內領先地位。

三季度特斯拉部署的能源儲量達 2.1 兆瓦,創單季新高,同比增長 62%。特斯拉稱,

半導體行業的挑戰持續對我們的能源業務施加比汽車業務更大的影響,儘管如此,我們的儲能仍取得了這樣的增長水平。我們的儲能產品依舊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