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流動性惡化有多嚴重?

華創證券認為,目前衡量金融機構間拆解市場流動性的指標雖然有所走高,但與歷史分位數相比仍處於偏低水平。主要經濟體主權信用風險有一定程度的惡化,信用債市場流動性指標有所分化,而海外離岸美元市場流動性則相對最為緊張。
近期瑞信事件與英國養老金流動性壓力引起市場關注,儘管事件最終得以緩和,但背後所反映的全球央行普遍緊縮背景下的流動性風險卻值得關注,本次專題從 4 個維度梳理了全球流動性各項衡量指標目前的緊張程度有多高。
結論來看,目前衡量金融機構間拆解市場流動性的指標雖然有所走高,但與歷史分位數相比仍處於偏低水平,其中 FRA-OIS 利差近期較快走闊,不過仍僅處於歷史 17% 的分位數水平。
主要經濟體主權信用風險有一定程度的惡化,但相對温和,其中意大利主權信用風險相對較高,處於歷史 30% 分位數水平,而美英德國普遍處於歷史 20% 左右分位數,信用債市場流動性指標有所分化,其中信用債 CDS 價格指數達到 50% 左右分位數水平,惡化程度相對較高,而 OAS 指標則處於歷史 20% 左右分位數水平,惡化情況相對温和。
而海外離岸美元市場流動性則相對最為緊張,美日、美歐掉期點目前均大幅走闊,指標處於 61%、56% 分位數水平,或反映美聯儲的緊縮操作對離岸美元市場形成較大沖擊。
(一)金融機構拆借市場流動性
反映金融機構拆借市場流動性今年以來中樞整體走高,不過幅度尚小。FRA-OIS 利差、Libor-OIS 利差與 TED 利差這三大利差反映出了在非銀行與一級交易商的金融機構間的資金緊張程度,今年以來三大利差中樞較 2021 年均走高,10 月最新值分別為 33bps、6.2bps、41bps,處於歷史 17%、5%、9% 分位數水平,FRA-OIS 利差有較為明顯的走闊。
(二)海外離岸美元流動性
離岸美元流動性緊張壓力相對較大。10 月以來歐元與日元兑美元掉期點大幅走闊,分別為-59pips、-70pips,處於歷史 56%、61% 分位數的較高水平。
(三)信用債市場流動性
信用債市場流動性風險指標有所分化,從 CDS 價格來看,目前投資級與高收益級信用債 CDS 價格指數均大幅走高,達到歷史 50% 左右分位數,即目前市場對信用債違約風險擔憂較高;而 OAS 指標則相對温和,投資級與高收益級信用債 OAS 分別處於歷史 15%、27% 分位數。
(四)主要經濟體主權信用風險
主要經濟體主權信用風險均有走闊。以各國主權信用 CDS 指數衡量信用風險,目前意大利主權信用風險相對較高,CDS 指數處於歷史 30% 分位數水平,而美國、英國、德國雖風險有所走闊,但與歷史相比均處於 20% 左右的較低分位數水平。
本文節選自《【華創宏觀·張瑜團隊】全球流動性惡化有多嚴重?——海外雙週報第 16 期》,作者:張瑜、殷雯卿,來源:華創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