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跌近 70%!華晨中國停牌一年半終復牌,13 只基金合計虧損近 6500 萬

10 月 7 日上午,華晨中國衝高後即走低,一度大跌 9%,午後緩慢回升,截止發稿,華晨中國報 2.29 港元/股,漲 1.33%。復牌 3 日以來,華晨中國已跌近 70%,一度創歷史新低。
智通財經 APP 獲悉,10 月 7 日上午,華晨中國 (01114) 衝高後即走低,一度大跌 9%,午後緩慢回升,截止發稿,華晨中國報 2.38 港元/股,漲 5.31%。復牌 3 日以來,華晨中國已跌近 70%,一度創歷史新低。Wind 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9 家公募基金及 1 家保險資管(持有公募牌照)旗下 13 只產品持有華晨中國共計 1292.26 萬股,持股佔流通股比為 0.26%,期末持倉總市值 8067.4 萬元。這意味着,復牌至今,這 13 之產品僅在該只股票上合計虧損達 6357 萬元。
其中,匯添富持股華晨中國數量最多,其持股數量在 10 家機構持股總數中佔比近七成。根據二季度末數據,匯添富持有華晨中國 875 萬股,持股佔流通股比為 0.17%,佔基金公司淨值比為 0.02%。
另外,嘉實基金、弘毅遠方分別持有華晨中國 171.8 萬股、153.4 萬股,持股數量排名第二、第三。富國基金、廣發基金、招商基金持股華晨中國均在 10 萬股以下。
截至二季度末,匯添富、泰康資產旗下分別有 3 只和 2 只產品持股華晨中國,其餘 8 家基金公司旗下各有 1 只產品持股華晨中國。不過,這 13 只產品的規模較小,均未超過 20 億元。這其中,嘉實港股通新經濟 A 規模最大,為 18.07 億元;其餘產品規模皆在 10 億元以下,且匯添富滬港深優勢精選、廣發港股通恒生 A 這 2 只產品規模均小於 5000 萬元。
10 月 3 日,華晨中國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履行所有復牌指引。在股份恢復買賣後,華晨中國將繼續與港交所合作,協助調查違反上市規則的情況。華晨中國表示,公司已整改導致暫停買賣的事宜。

由於母公司華晨集團債台高築,合計負債達 718 億元。停牌 1 年半後,華晨中國復牌首日 (10 月 5 日) 股價即暴跌 63%,後又延續跌勢,再度大跌 16.3%,收盤價為 2.26 港元。
按照港交所復牌指引,華晨中國在 2021 年 4 月,委託第三方調查機構羅申美諮詢顧問有限公司進行獨立調查,並在 2021 年 11 月和 2022 年 8 月份別發佈了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從 2019 年起,華晨集團高層繞過上市董事會,直接指示華晨中國六家子公司進行未授權擔保、存款質押擔保,導致華晨中國與華晨集團及外部企業有高達 526 億元的未準確入賬財務往來。因這些違規操作,華晨中國預計總受損金額為 82.5 億元。
華晨中國在復牌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委聘大華國際諮詢有限公司為獨立內部監控檢討顧問,以檢討本集團之內部監控體系及流程,並提出建議補救措施。
獨立董事委員會及董事會均認為,公司經整改措施增強後的內部監控體系及流程,足以充分解決導致未經授權擔保及額外事宜的問題,同時防止日後再度出現類似問題。
為滿足復牌要求,華晨中國在前兩個月補發了 2020 年年報、2021 年中期報告和 2021 年年報。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淨利潤為 8.30 億元。而華晨寶馬為華晨中國貢獻的純利為 23.80 億元,這意味着,如果除去華晨寶馬貢獻的利潤,華晨中國今年上半年虧損 15.5 億元。
由於其債台高築,且業績大幅退坡,國慶長期第一天,匯添富基金便發佈公告估值調整公告,決定自 9 月 30 日起對停牌股票 “BRILLIANCE CHI” 即華晨中國按照 4.38 港元進行估值調整。
與此同時,還有數家券商下調了對華晨中國的目標價格。大和證券 10 月 6 日發佈研報,對華晨中國目標價由 4.9 港元下調至 2.8 港元;中銀國際同樣調低了目標價格,由 8 港元下調至 4.5 港元。這兩家券商均認為市場對於華晨中國的投資信心、興趣將會削弱。
年內,華晨中國遭 BAILLIE GIFFORD & CO 三度減持。9 月 9 日、9 月 16 日、9 月 27 日,該公司分別減持華晨中國 5616.4 萬股、5310 萬股、1.54 億股。減持後,BAILLIE GIFFORD & CO 仍持有華晨中國 32.19 億股,持股比例由 8.61% 下降至 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