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疫情前高點!美聯儲重要美元指標創歷史新高

美聯儲貿易加權名義美元指數上週五一度觸及 127.4232 高位,高於之前的紀錄高點 126.1428。這意味着,它現在已經完全扭轉了 2020 年初新冠疫情高峰到 2021 年中期間超過 12%的跌勢。
隨着投資者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日益加劇以及美元的不斷攀升,重要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材料價格的一個關鍵指標已跌至八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9 月 26 日週一,美聯儲公佈的數據顯示,貿易加權名義美元指數(trade-weighted nominal broad dollar index)上週超過了 2020 年 3 月創下的高點。
該貿易加權名義指數上週五一度觸及 127.4232 高位,高於之前的紀錄高點 126.1428。這意味着,它現在已經完全扭轉了 2020 年初新冠疫情高峰到 2021 年中期間超過 12%的跌勢。
同一日,追蹤包含石油、銅等工業金屬和小麥等食品各種期貨合約的彭博商品現貨指數下跌 1.6%,報收今年 1 月 24 日以來的最低水平,盤中一度跌近 1.88%。自 6 月見頂以來,該指數已下跌近 22%,並抹去了自歐洲地緣衝突爆發以來的漲幅。美元不斷飆升至屢創新高,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對海外買家來説更加昂貴,進一步削弱了需求前景。

週一紐約尾盤,彭博穀物分類指數跌 1.64%,報 48.4943 點。CBOT 玉米期貨跌 1.59%,報 6.66 美元/蒲式耳;CBOT 小麥期貨跌 2.61%,報 8.57-1/2 美元/蒲式耳;CBOT 大豆期貨跌 0.95%,報 14.12-1/4 美元/蒲式耳,豆粕期貨跌 1.64%,豆油期貨跌 1.92%;CBOT 軟木期貨跌 4.37%,報 416.00 美元/1000 板英尺;CBOT 瘦肉豬期貨跌 2.70%,活牛期貨跌 0.43%,飼牛期貨跌 0.71%;ICE 原糖期貨漲 0.27%,ICE 白糖期貨跌 1.57%;ICE 阿拉比卡咖啡期貨漲 0.88%;ICE 棉花期貨跌 1.59%。
倫敦金屬交易所主要金屬期貨基本收跌。其中期銅收跌 92 美元,報 7342 美元/噸;LME 期鋁收跌 26 美元,報 2140 美元/噸;LME 期鋅收跌 84 美元,報 2924 美元/噸;LME 期鉛收跌 50 美元,報 1754 美元/噸;LME 期鎳收跌 1205 美元,報 22206 美元/噸;LME 期錫收漲 397 美元,報 20640 美元/噸。
儘管面對強勁的需求,許多原材料的全球庫存仍然緊張,但人們越來越擔心會出現回調。歐美及很多新興市場經濟體央行為遏制數十年來的最高通脹而前所未有地加息,這引發了人們對緊縮措施將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經濟放緩將損害能源和大宗商品需求前景並削弱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本月早些時候,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Martijn Rats 表示,由於通脹和需求大幅放緩,下調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預期,將今年三季度油價預期下調 12 美元至 98 美元/桶,將第四季度油價預期下調 5 美元至 95 美元/桶。
瑞銀也持類似觀點。該行分析師 Giovanni Staunov 表示,全球疫情反彈將延緩原油需求復甦,而俄羅斯原油出口比預期更有韌性,大量原油流入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在疫情和俄羅斯原油出口雙重影響下,該行將布倫特原油在 2022 年年底的價格預測下調了 15 美元,至 110 美元/桶。
當前,布倫特原油價格已經逼近 80 美元關口,和 6 月份的高點相比,跌去了約三分之一。

倫敦期銅的價格和 3 月初的高點相比,也已經抹去了大約三分之一的價格。

小麥價格在 2 月底觸頂之後逐漸回落,當前已經跌至和去年 11 月底相當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