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30 日,馬斯克要拿出一個怎樣的擎天柱,市場才會滿意?

華爾街見聞
2022.09.23 10:1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行業專家並不看好,自動駕駛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容易,更何況人形機器人。馬斯克會給帶來什麼 “驚喜”,一起期待一下。

2022“AI DAY” 人工智能大會將於北美時間 9 月 30 日在加州舉行,屆時特斯拉人形機器人 “擎天柱”(Optimus)將閃亮登場。

在去年特斯拉的 AI Day 上,特斯拉首次公佈了旗下的人形機器人 “Tesla Bot”。據介紹,該機器人身高 175 厘米,體重 112 斤,硬拉 68 公斤,負重達 20 公斤,能以 8 公里/小時的速度移動,並擁有媲美人類的手和工作能力。

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機器人最初的定位是替代人們從事重複枯燥、具有危險性的工作。但遠景目標是讓其服務於千家萬户,比如做飯、修剪草坪、照顧老人等。馬斯克認為,人形機器人會比汽車業務甚至 FSD(全自動駕駛) 計劃更有價值。

這款尚未亮相的人形機器人原型引發巨大關注,隨着特斯拉 AI DAY 的臨近,其質疑聲音也越來越大,一些專家認為,人形機器人要比自動駕駛汽車複雜得多。

部署數千個 “擎天柱” 商用化進程將加快

據媒體最新報道,馬斯克正在大量 “招兵買馬”,制定雄心勃勃的計劃,要在其得州工廠裏部署數千個擎天柱機器人,並且最終特斯拉計劃在全球範圍內部署到數百萬個擎天柱機器人。

特斯拉在招聘啓事中提到,特斯拉正在大量招聘關於人形機器人的工作人員。目前,“擎天柱” 項目約有 20 個職位空缺,包括設計關鍵機器人部件的崗位,自動駕駛團隊也已經參與其中。

據稱,特斯拉內部正在醖釀進軍機器人領域。馬斯克推測,該公司的機器人業務最終可能會比汽車業務價值更高,規模更大,並能徹底改變世界經濟。

根據風險投資公司 Loop Ventures 的説法,未來特斯拉機器人可能會影響美國 10% 的勞動力,將帶來至少 5000 億美元的收入。如果考慮到全球其他地區,機器人勞動市場的收入超過了全球汽車業務收入。

馬斯克此前曾透露,若未來兩年內人形機器人擎天柱能夠量產,在規模效應下,其成本比汽車還要低,售價或許為 2.5 萬美元,也許在未來不到十年的時間裏,人們就可以給父母買一個機器人作為生日禮物。

引發重重質疑 很難有較大突破?

然而,在 “擎天柱” 正式亮相之前,不少機器人專家和分析師就對其表示嚴重質疑。

NASA 旗下 Dexterous Robotics Team 負責人 Shaun Azimi 認為,自動駕駛汽車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容易,人形機器人更是如此。如果發生意外情況,機器人很難靈活應對。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類系統工程學教授 Nancy Cooke 説,馬斯克需要展示出機器人具備採取多樣化非明確指令行為的能力,才能算成功。如果只讓機器人四處走走,跳跳舞,這並不算什麼。

馬斯克自己也指出,就目前情況而言,到機器人能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行執行任務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回想一下,在 2019 年 “Autonomy” 活動上,馬斯克曾承諾到 2020 年生產 100 萬輛自動駕駛出租車,但現在還未交付。

難度係數大加上馬斯克愛 “吹牛”,專家對特斯拉機器人並不抱很大期待。

此外,有分析指出,對投資者來説,這就是 “胡蘿蔔加大棒”,馬斯克大張旗鼓給 “擎天柱” 造勢,是給未來發展打造一個噱頭,支撐起本已激進的公司估值。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股價較年初下跌約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