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萬億級流動性支持在路上:瑞士、芬蘭最新加入援助大潮

如今的歐洲,可能正在演繹 2008 年金融危機時的劇本:大公司向政府索要更多的錢,因為它們大而不能倒,否則受苦的是老百姓。只不過這次的主體從華爾街的大銀行換成了歐洲的公用事業公司。
歐洲能源危機下,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開始向企業紓困,以免出現金融危機。
此外,越來越多的歐洲公用事業公司開始 “要挾” 政府,如果不給救援,那麼受苦的就是普通老百姓。
這些公司需要多少錢來挽救自己呢?單是挪威的一家公司,就需要政府為其支持 1.5 萬億美元,而且從全歐洲來看,政府為這些大公司的紓困金額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上週末以來,德國、奧地利、瑞典等國不得不緊急救助能源企業;最新加入援助大潮的是芬蘭和瑞士。
9 月 6 日週二,芬蘭公用事業公司 Fortum 表示,它已與政府投資公司 Solidium 簽署了一項價值 23.5 億歐元的過渡性融資安排,以滿足其抵押品需求。 一位芬蘭政府官員稱,此舉是芬蘭政府週日宣佈的為該公司提供的 100 億歐元流動性擔保之外的額外支持。
此外,瑞士公用事業公司 Axpo 表示,它已從政府獲得高達 40 億瑞士法郎的信貸額度,以幫助確保其流動性需求。 瑞士政府已經為該公司設立了 100 億瑞郎的安全網,儘管相關立法仍在議會審議,但仍決定將資金分配給 Axpo。
挪威能源巨頭 Equinor 警告説,除非政府擴大流動性以支付至少 1.5 萬億美元的追加保證金,否則歐洲能源交易風險將陷入停滯。該公司負責天然氣和電力的高級副總裁 Helge Haugane 稱,該公司估計 1.5 萬億美元用於支持所謂的票據交易是 “保守的”。
在實物市場運轉的同時,歐洲的能源衍生品市場開始出現嚴重的系統性壓力跡象。
Haugane 稱:
1.5 萬億美元只是被追加保證金追繳的資本。如果公司需要投入那麼多資金,這意味着市場的流動性枯竭,這對這部分天然氣市場不利。
再次回到 “大而不能倒” 時刻?
根據這些公用事業公司的説法,如今歐洲的情形非常類似 2008 年美國華爾街大行 “太大而不能倒” 的論點。
只不過,如今祈求政府能 “做點什麼” 來拯救過度槓桿化的公司的主體,換成了冬季來臨前的歐洲企業,這些企業給出的理由是:
如果政府不拯救我們,那麼付出代價的將是普通歐洲人。
市場擔心,受北溪一號無限期關閉影響,一旦天然氣價格繼續飆升推高保證金,導致歐洲能源巨頭出現流動性危機甚至破產倒閉,整個歐洲經濟都可能受到波及,接踵而至的便是一場 “刺穿泡沫” 的歐洲明斯基時刻。
上週末,瑞信明星分析師Zoltan Pozsar 關於歐洲 “明斯基時刻”的最新警告引發全球投資者關注。Pozsar 解釋稱,當前歐洲正面臨由過度金融槓桿引發的 “明斯基時刻”。以德國為例,高達 2 萬億美元的經濟附加值依賴於來自俄羅斯的 200 億美元天然氣——這是 100 倍的槓桿,比雷曼兄弟破產時的槓桿水平要高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