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返二十年新高,美元為何繼續走強?

避險需求 + 歐元走弱 + 美聯儲放鷹=美元指數刷新高點
美國高通脹之下,美元指數重返 20 年新高。8 月 23 日,美元指數時隔一個多月後上漲超 109。

與此同時,歐元兑美元跌破 0.99 關口,續創 20 年新低;韓元兑美元跌至 13 年低點;日元兑美元跌至 140 關口,令日元反彈的希望破滅。
美元的迅速升值對新興市場的損害甚至更大,新興市場國家的央行每個工作日都在消耗相當於 20 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來支撐本國貨幣。僅今年一年,印度、泰國和韓國的外匯儲備就總共減少了 1150 億美元。
道明證券表示,隨着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進一步反轉(這是經濟衰退即將到來的重要指標),韓元、匈牙利福林、巴西雷亞爾和墨西哥比索等貨幣最容易跌至新低。
全球經濟放緩提振避險需求
歐元區流動性緊張加之衰退浪潮席捲全球,全球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在這種對衰退風險日益擔憂的背景下,美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加強。
歐元、英鎊、日元等非美貨幣的疲軟被動更是給予美元指數上行的動力。
據媒體調查數據顯示,摩根大通對歐元預測最為悲觀。它預計,到 12 月歐元將跌至 0.95 美元。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預計同期英鎊將下跌 5% 以上,至 1 英鎊兑 1.11 美元,而澳大利亞聯邦銀行預計澳元將跌至 65 美分。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最新數據,對沖基金對歐元的淨空頭押注已增至三週高位,對英鎊的空頭押注則攀升至 2020 年 3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資產管理公司也加大了做空日元的力度。
與此同時,歐元的走弱也在帶動美元指數走強。歐元兑美元佔美元指數中的 57.6%,歐央行堅持其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令歐元兑美元持續下跌,目前歐元兑美元跌破 0.99 關口,續創 20 年新低。
美聯儲鷹派言論助力美元指數上漲
美元指數已達到近 20 年高位。截止發稿,美元指數報 108.78,但市場認為美元仍有上漲空間。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在本週晚些時候的傑克遜霍爾研討會上發表言論。分析師稱,鮑威爾可能會在會上強化其鷹派立場,而這將會加劇美元的漲勢。
據媒體,MKS PAMP 金屬策略主管 Nicky Shiels 表示:
“鮑威爾預計將重申繼續加息以控制價格的決心,即使他們加息的步伐放緩,也不會很快轉向並降息。”
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全球外匯策略主管 Win Thin 在其報告中寫道:
“即使避險衝動消退,美元應會繼續受益於相對強勁的美國經濟前景和美聯儲收緊預期的增強。”
Win Thin 還表示,“美元的微笑” 似乎沒有改變,這指的是美元在美國經濟表現優異或衰退期間都會走強。在這兩種極端情況下,投資者都將美元視為確保增長的機會,或者是為安然度過風暴期、配置現金的相對安全之地。
由於此前公佈的美國 7 月 CPI 不及預期,引發了市場對通脹見頂的預期,9 月加息 75 個基點的預期一度降温至 50 個基點,也導致美元指數一度回落到 106 之下。
不過上週美聯儲高官的一系列鷹派言論使得加息見頂的預期降温。鷹派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 James Bullard 與鴿派舊金山市聯儲主席 Mary Daly皆表示 9 月或將加息 75 個基點。堪薩斯城聯儲主席 Esther George 也表示,不會停止收緊政策,直到他們 “完全相信” 通脹正在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