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大行全線落敗:瑞信也要放棄一線投行夢了

內部人士表示,在最極端的情況下,瑞信投行部門多達三分之二的業務可能終結,投行部門可能在某個階段將不再作為一個單獨的部門存在。如果成為事實,這將標誌着這家百年投行歷史性的業務大撤退。
在遭遇連環爆雷後,數十年來致力於爭奪華爾街一線投行地位的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要放棄這一雄心壯志了。
據媒體報道稱,與瑞信內部十幾位要求匿名的交易員、金融家和財富顧問進行的對話顯示,這家投行正準備接受清算。資深人士説,在最極端的情況下,瑞信投行部門多達三分之二的業務可能終結。新任集團首席執行官 Ulrich Krner 和董事會主席 Axel Lehmann 希望瑞信成為一家為全球富人管理資產以及服務於該國龍頭企業的瑞士銀行。
其他內部人士表示,一種可能性是,在把剩餘三分之一投行業務轉到財富管理部門,並將銀行業務併入幾個部門後,投行部門在某個階段將不再作為一個單獨的部門存在。
如果成為事實,這將標誌着瑞信歷史性的業務大撤退。
30 多年前,在收購完第一波士頓銀行後,瑞信真正在華爾街獲得了影響力。在 2010 年代初,瑞信一度躋身全球前五大投行之位,當時它與高盛和摩根大通等一線投行展開了競爭。
然而近三年經歷的一系列踩坑、醜聞事件,讓該行一步步地與華爾街一線投行夢漸行漸遠。
百年投行 “厄運” 不斷
這是瑞信 166 年曆史上最動盪的時期之一。
2021 年,瑞信遭受了 Archegos Capital 爆倉和 Greensill Capital 倒閉的“雙重暴擊”,令該行蒙受了幾十億美元的損失,迫使其投行主管和首席風險官離職,也拉開了該行縮減投行業務的序幕。
今年年初,僅上任 10 個月的前董事長 AntonioHorta-Osorio 又因違反防疫規定匆匆下台。今年 6 月,瑞信在涉嫌幫毒販洗錢的訴訟風波中被判處有罪,成為瑞士歷史上第一家在刑事案件中被判定有罪的大型銀行。
緊接着 7 月 27 日,瑞信二季度財報暴雷,利潤連續第三個季度出現虧損,今年上半年鉅虧 18.63 億瑞郎。
上半年,美股 IPO 寒冬給瑞信投行業務雪上加霜。瑞信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的首選顧問,但這種熱潮已消退。它也是向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提供槓桿融資的最大機構之一,而這是另一個最近陷入困境的行業。此外,在俄烏衝突之前,俄羅斯是該行一個重要的增長市場。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由於對沖基金表現良好,為對沖基金提供資金的機構經紀業務今年本可能成為該行的一個業績亮點,但在 Archegos 破產後,這項業務被關了。
目前,只有與第一波士頓銀行交易有關的併購諮詢業務看起來相對安全,固收交易、槓桿融資和債務資本市場以及股權資本市場業務都被打上了問號。
投行業務越來越成為拖累
去年 11 月,前董事長 Antonio Horta-Osorio 提出的方案意在不大幅削減投行業務的情況下削減成本,同時避免人才流失。該方案沒有起效果。
與去年 8 月的情況一樣,許多員工都在絕望中談論業務停滯和人員離職。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擔心,投行業務的萎靡拖累了公司其他更健康的業務。
該公司前十大財富客户中,至少有一位希望將資金轉移到其他地方。
一些憂心忡忡的客户已經避開了長期性產品。一位部門員工表示,即便是在業績更好的銀行部門,由於聲譽受損和公司不確定性上升,頂級企業客户也被瑞銀搶走了。
來自投資公司 Harris Associates 的 David Herro 表示:
“他們有四個部門(財富管理、投行、瑞信銀行和資產管理),其中一個部門的虧損抵消了其他三個部門的利潤。”
一位高管説,“上半年的鉅額虧損是壓垮我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報道,最近在瑞信全球投資銀行部門召開的一次市政廳會議上,該行管理層表示,希望組建一支輕資本和專注於諮詢的團隊。
來自代表瑞信 3%-5% 投票權的機構股東遊説團體 Ethos Foundation 的 Vincent Kaufmann 表示:
“總有一天,你要麼擁有一家可以與大公司競爭的大型投行,要麼你會得到一個規模太小、最好退出的公司。”
不過,瑞信一名發言人表示:
“我們將在公佈第三季度業績時,公佈全面戰略評估的最新進展;在此之前,任何關於潛在結果的報道都完全是推測。”
一些財富管理子公司還對向投資銀行家提供豐厚的薪酬感到不滿,尤其是考慮到該部門前景不明朗。儘管瑞信將其 2021 年的獎金池削減了 10 億美元,但在過去 19 個月中,公司仍發放了 13 億美元的留任獎金和一次性獎金,以阻止員工離職。
Kaufmann 表示:
“我不認為這些為投資銀行家提供的高額留任獎金花得值。”“管理層必須小心在適用的地方削減獎金。”
此外,今年以來,瑞信股價大幅下跌,相對而言同行德銀、瑞銀表現更好。據 David Herro 估計,該行 100-150 億美元的市值損失要歸因於投行部門。

新任 CEO 或將大舉裁撤投行部門員工
瑞信投行部門的員工正在等待 “大斧落下”,因為他們的高層正在制定另一個戰略救援計劃。
新任董事長 Lehmann 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對瑞信進行 “重大的重新設計”。
瑞信前首席執行官 Thomas Gottstein 是一位和藹可親但魄力不足的 CEO,他與瑞信投行部有着長期的關係。而新任首席執行官 Ulrich Krner,這位做事直接、不拖泥帶水的資產經理以樂於解僱員工而聞名。此前他在瑞銀集團 (UBS ) 擔任首席運營官的四年時間裏,該公司員工數量減少了 1.6 萬人。
Lehmann 和 Koerner 行動迅速,上任僅數週,Koerner 就已經完成了他的首次執行董事會改組。包括將原愛爾蘭銀行首席執行官 Francesca McDonagh 任命為瑞信首席運營官;並聘請了原德意志銀行經驗豐富的首席財務官 Dixit Joshi 擔任瑞信首席財務官,Joshi 曾幫助德銀度過了自身的危機;另任命瑞銀前高管 Michael Bonacker 為轉型主管,這是決定裁員行動方向的關鍵職位。
他們的任務相當艱鉅。雖然衡量財務健康狀況的核心資本比率仍相對強勁,為 13.5%,但隨着虧損的累積,這一比率一直在下滑。
投行傑富瑞 (Jefferies) 的 Flora Bocahut 本月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
“瑞信仍面臨三個關鍵問題:營收呈下降趨勢;成本呈上升趨勢;資本充足率低於目標水平,資本生成面臨潛在盈利能力較低以及訴訟成本增加的風險。”“在行業充滿挑戰的背景下,瑞信的前景仍然特別黯淡。”
對於瑞信的新高層來説,解決辦法是在中期將成本削減到 155 億瑞郎 (162 億美元),遠低於 Gottstein 設定的 165 億到 170 億瑞郎的目標。
媒體稱,此次裁員由特別董事委員會負責監督,該委員會由長期供職於花旗集團的銀行家 Michael Klein 領導。投行部門主管 Christian Meissner 正在協助處理,不過他預計任務完成後就會離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