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朱圓圓:中國 TMT 行業將進入新週期,獨特市場地位和穩定增長空間更加重要

華爾街見聞
2022.08.22 05:4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港交所改革將滿足市場多元化融資需求

隨着越來越多的中概股公司赴港上市,投行市場的發展愈加趨於多元化。

尤其是業內人士預期:隨着中國科技企業競爭力加強,港交所有望進一步改革上市規則,吸引更多優質企業 IPO,特別是對未有盈利或業績的科技企業專門設定上市要求。

在此背景下,華爾街見聞獨家對話摩根大通中國科技投行聯席主管朱圓圓,對港交所改革趨勢、中國科技企業發展趨勢、國際化融資需求進行了深度探討。

中國 TMT 行業的新浪潮

朱圓圓作為一線投行老兵,長期深耕 TMT 行業,對行業發展有自己的獨到判斷。她對華爾街見聞表示:中國的 TMT 行業將進入新週期。

她認為,過去數年間內地消費互聯網公司陸續在港交所上市,這波浪潮與中國科技發展階段有關。過去五到十年是消費互聯網高速增長的一段時期,這個格局如今已經基本成型。

在此背景下,那些消費互聯網相關的 IPO 發行人如果同時有以下四個特性,將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1、獨特的市場領導地位;

2、顯著的規模;

3、已被證明的盈利能力;

4、穩定且可持續增長的前景。

朱圓圓進一步指出:中國 TMT 行業開始進入新浪潮階段,即越來越多元化的前沿科技滲透到中國實體經濟中,提升各個產業的生產力,比如數字化、人工智能、雲服務、雲計算、量子計算、綠色能源技術。

這些領域的公司發展迅速,並有進一步融資的需求,因此有望成為 A 股和港股 IPO 新的增長點。

港交所的新定位

對於港交所的改革方向,朱圓圓表示:資本市場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平台,隨着實體經濟發展變化而適時做出調整,以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創新。她 2009 年加入摩根大通投行團隊,十餘年來對此深有體會。

她進一步指出:以中國科技行業為例,過去五到十年是消費互聯網高速增長的時期。

港交所在 2018 年推出了同股不同權,吸引了像小米、美團等大型科技公司登陸港股。這些公司完成 IPO 之後,很好地通過港股的全球化資本平台支持其後續增長。

港交所醖釀新的高科技公司上市章節,正是為了能夠吸引更多前沿科技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從而使得資本市場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未來可以重點關注的領域包括:企業軟件服務(SAAS)、人工智能及自動化、自動駕駛、新能源及新材料等公司,這些賽道的公司如果形成了一定的市場領導地位將很有競爭力。

上市地點方面,港交所和內地的科創板在所面對的投資機構基礎、所能發揮的融資平台作用方面非常互補,港交所能夠成為中國高質量的科技公司和發行人搭建國際性資本平台的重要通道。

與科創板有互補作用

“未來港股的高科技融資板塊,將與內地科創板形成互補效應。” 朱圓圓進一步認為。

在她看來,港交所的戰略改革將與內地市場實現 “聯動”,滿足發行人的多元需求。

朱圓圓認為,科創板主要面向境內的投資機構,為很多企業搭建高效的境內融資平台,融資資金是人民幣。從這個角度來説,當企業發展到推向全球資本市場的新階段,也就需要面向國際投資者的融資平台,中國香港市場可以承擔這個角色。

換言之,中國高科技公司未來運營將更多元化,更多考慮不同業務在不同資本平台上市的需求。港交所的進一步改革也將能滿足更具廣度的融資需求,順應行業趨勢變化,為更多發行人搭建國際融資平台。

SPAC 市場可期

全球加息環境下,各路投資人投資的風格更加註重穩健,投資風險承受度有所下降。SPAC 投資會否成為一個資金流向地?

朱圓圓認為:過去一段時間,很多裝入 SPAC 的業務都屬於高增長、高回報,但是投資風險等級也比較高的業務。這些業務在全球資本市場當下的環境下,確實會出現股價表現比較疲軟的情況。

但她認為,香港市場 SPAC 給一些發行人提供了新的上市通道的選擇,具有以下兩大獨特優勢。

第一,SPAC 上市只面對機構投資人,在香港上市過程中無需公開招股期,可以相對縮短上市建檔時間,降低市場敞口風險,有效提高上市流程的確定性;

第二,SPAC 發行人通常是行業中具有優秀業績的投資人或者行業專家。這些專家的背書對不太熟悉投資標的的二級市場機構投資人能夠起到很好的信心提升作用。SPAC 作為 “產品” 有其獨特價值和意義。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