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盤股笑傲中美股市

華爾街見聞
2022.08.13 08:4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在券商研究人士看來,本輪中小盤股行情由多因素共振導致,不僅受相對業績、行業結構等基本面因素驅動,同時宏觀博弈以及資金、技術面的支持也是助推中小盤股走強的重要原因。

近期,不管是 A 股還是美股市場上,中小盤股表現都顯著優於大盤股。

7 月以來,A 股方面,以大盤股為主的中證 100 指數錄得-6.78% 的慘淡表現,而以小盤股為主的中證 1000 指數再度上漲 3.33%,跑贏前者超 10 個點;美股方面,7 月至今小盤股羅素 2000 指數漲超 18%,上攻突破 200 日均線,超過標普 500 同期漲幅近 5 個點。

在券商研究人士看來,本輪中小盤股行情由多因素共振導致,不僅受相對業績、行業結構等基本面因素驅動,同時宏觀博弈以及資金、技術面的支持也是助推中小盤股走強的重要原因。

A 股市場:大小盤輪迴 4 年一週期,相對業績強弱變化是風格切換核心

大小盤風格何者佔優,是投資者長期關注的問題。

近期,通過對中證 100 指數和國證 2000 指數作為大盤股和小盤股的代表進行統計分析,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發現,歷史上看,A 股大小盤風格輪動存在週期性,切換週期約為 4 年。

那麼,大小風格變化的底層邏輯如何?

陳果認為,大小盤風格強弱的核心在於業績的邊際變化,受相對業績、股價彈性、流動性與資金面和估值四大邏輯影響。例如 2013 年,小盤股業績增速雖然不及大盤股,但其業績增速相比 2012 年有了大幅提升,成為 “中小創” 行情的起點;2021 年,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技術應用出現突破,標誌着新一輪科技上行週期已經開啓,中小盤公司業績有了大幅增長並超越傳統龍頭公司的機會。陳果認為,儘管未來中小盤市場風格內部依然會存在分化現象,但能夠受益於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業績能夠維持高速增長的景氣中小盤方向將持續走強。

方正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燕翔表示,2021 年以來,A 股市場呈現明顯的小盤股佔優特徵,這主要是由於市場運行背後的產業邏輯從 “產業集中” 轉向 “產業升級”。在燕翔看來,產業升級是一個增量擴散的邏輯。例如,隨着新能源、半導體等產業蓬勃發展,產業鏈相關新材料、新設備的中小企業有望享受巨大的盈利彈性,從而帶動公司股價取得超額收益。

美股:小盤股突破關鍵點位,技術面或是主因,併購潮或是催化劑

不只是 A 股,美股同樣存在類似的大小盤風格輪動現象。通過覆盤羅素 2000 與羅素 1000 股指表現,陳果表示:

“回顧美股 40 年來的歷史,同樣存在着大小盤的風格輪動現象,但與 A 股有所不同之處在於美股輪動的週期性不明顯,但足夠證明股票市場上的風格從來不是單一主導或者混亂無規律的,而是一段時間內由某種風格持續主導,大小盤風格的輪動是確實存在。”

就本輪美股中小盤股 “小牛市” 而言,有分析認為,技術面或是主要推動因素。Ned Davis Research 首席美國策略師 Ed Clissold 和高級量化分析師 Thanh Nguyen 在週三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這種變化主要是由技術面推動的,但也受到估值和利率等因素的支持。Clissold 表示:

“在市場反彈的早期階段,小型股往往表現出色。它們的貝塔值很高,而且往往更容易超賣。(我們認為,)至少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小盤股還有跑贏大盤的空間。”

另一些追蹤走勢圖的技術分析的策略師也看到了突破的潛力,投資銀行 Jefferies 的股票策略師 Steven DeSanctis 此前表示:

"走出熊市後,投機性增長往往會領先......小盤股已經連續三個月戰勝大盤股,我們認為顯然在 8 月份也將是如此。"

除此之外,近期的併購潮也有可能是美股小盤股行情的催化劑之一。舉例來看,本週,Pfizer(PFE)宣佈以 54 億美元收購 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GBT)。上週,Ping Identity(PING)同意被私募股權公司 Thoma Bravo 以 28 億美元收購。DeSanctis 表示。

"隨着波動性的下降,市場中的併購數量已經回升......有很多地方正在出現這樣的浪潮,比如生物科技板塊表現良好的催化劑之一是更多的併購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華爾街見聞提及,去年年初 “美國散户大戰機構” 重創對沖基金的一幕,近期又在美股上演。包括 Bed Bath & Beyond(BBBY)、遊戲驛站(GME)、AMC 院線(AMC)這三隻去年就揚名的散户抱團股(又稱 Meme 股),最近又被美股散户熱議,並瘋狂抱團買入。

對此,高盛的建議是:看不懂,不如不做......高盛表示,不要追逐趨勢,不要逆勢而行,不要急着下注。隨着 8 月份 QT 進一步收緊流動性,並計劃在下個月翻番,或者是鮑威爾在 9 月會議之前(即 8 月)緊急加息,會迅速消除最新的 Meme 股泡沫。

接着奏樂,接着舞?

隨着中小盤股持續走強,部分投資者開始擔憂其估值是否過高。展望未來,中小盤還能延續此前強勁表現嗎?

A 股方面,陳果在此前研報中指出,從市盈率角度來看,中小盤風格強勢一年後,中證 500 指數和中證 1000 指數為代表的中小盤估值分位數依然處於極低位置,遠低於大盤指數估值水平,從估值的角度看,中小盤風格的安全邊際依然存在。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林榮雄表示,當前中小盤佔優的局面難言結束,待房地產問題穩定後才有望切向大盤。

美股方面,市場看法仍有分歧。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美國股票策略主管 Lori Calvasina 表示,經濟衰退時期是購買小盤股的好時機。她認為,美國股市已經消化了 6 月低點的經濟温和衰退預期。

而 Ned Davis Research 首席美國策略師 Ed Clissold 和高級量化分析師 Thanh Nguyen 認為,如果通脹仍然居高不下,而美聯儲繼續大幅加息以將經濟推入衰退,那麼預期的經濟增長放緩將不利於小型股。

“美聯儲沒有很好的軟着陸記錄(大約 25% 的成功率),供應鏈和俄烏衝突又增加了(經濟軟着陸)的難度。若美聯儲的政策出現失誤,可能導致着小盤股再度下跌。”

Newedge Wealth 的首席投資官 Cameron Dawson 警告説,這可能只是一個 “虛假冒頭”。 Dawson 表示:

"通常來講,小型股只會從市場週期的低點持續反彈,特別是在美聯儲放寬政策,流動性充裕,企業獲利有望大幅反彈的時候。但今天的情況並非如此。如今,美聯儲不會很快開始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企業收益也不會出現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