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猛!巨頭賣豬收入翻倍,10 大豬企收入近 200 億元!專家:新一輪盈利週期開啓

業內人士表示,下半年豬價總體走勢可能與 7 月變化相似,呈現出高位穩中有降的趨勢,但元旦和春節之前的豬價超過 7 月上旬的可能性較小。
業內人士表示,下半年豬價總體走勢可能與 7 月變化相似,呈現出高位穩中有降的趨勢,但元旦和春節之前的豬價超過 7 月上旬的可能性較小。
雖然 7 月不是豬肉的銷售旺季,但是當下豬肉市場的火熱在多家生豬養殖龍頭企業披露的 7 月產銷數據中可見一斑。
事實上,在多家豬企生的 7 月成績單上,生豬的銷售價格和銷售收入出現了雙雙走高的現象。
“7 月份的豬價是先漲後降,在上半旬保持了上漲趨勢,直到中下旬開始震盪回落。按照供需基本面來講,生豬市場在 6 月底確實是會有一個季節性的反彈,但是實際上的反彈幅度已經超過供需基本面。”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告訴《華夏時報》記者:“7 月豬價淡季不淡是受到市場端供需不平衡、飼料成本居高不下和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另一方面,3 月份以來,受到政策和情緒的影響,豬價回升是延續綜合作用導致。但這並非正常情況,而是在透支市場,後續將出現價格回落的局面。下半年中秋、國慶及年底的消費旺季即將來臨,生豬養殖板塊雖有望出現景氣上行大趨勢,但是也將伴隨着豬價的震盪波動。”
豬企收入整體大增

在上市豬企披露的產銷數據中,牧原股份以 459.4 萬頭的銷售量一馬當先,但環比上月下降了 13%,是今年首次出欄數量下降。而唐人神的出欄數量同比上升 109.31%、環比上升 11.51%,共銷售生豬 18.21 萬頭。
唐人神表示,生豬產能逐步釋放,肥豬及仔豬出欄增加,疊加生豬價格企穩上行,推動業績明顯改善。

雖然温氏股份、新希望、大北農等豬企的生豬銷售量未曾上漲,但銷售收入卻不降反升,分別為 34.21 億元、21.67 億元和 6.31 億元,環比上升 35.73%、22.78%、19.7%。而牧原股份的銷售收入今年首次破百億,達到了 104.91 億元,環比上月上漲 29.04%,同比上升 101.48%。
事實上,豬企 7 月份銷售收入能夠大增與生豬售價迅速上升密不可分。其中金新農以 27.72 元/公斤(剔除仔豬、種豬影響後,商品豬均價為 22.38 元/公斤)的生豬銷售均價位居榜首,環比上漲 25.17%;而牧原股份 21.33 元/公斤的銷售均價雖在上市豬企中靠後,但已經比 6 月份的 16.53 元/公斤,上漲了僅三分之一。
朱增勇指出,7 月份的豬價先漲後降,在上半旬保持了上漲趨勢,直到中下旬開始震盪回落。
“本身豬肉處於消費淡季,不存在供給不足的情況,只是生豬可供屠宰的上市量出現了短時間的季節性的相對低位。而在養殖利潤達到相對較高的水平和 7 月份氣温過高不適合壓欄等因素影響下,部分壓欄二次育肥的養殖户開始出欄。另外,養殖企業在 7 月下旬的出欄量往往也會高於上旬。與此同時,儘管市場情緒看好豬價走高,但實際上豬肉價格的上漲對消費形成了抑制。所以,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現了豬價震盪下跌的走勢。” 朱增勇表示。
開啓新一輪盈利週期
對於未來豬價的走勢,朱增勇認為,下半年總體走勢可能與 7 月變化相似,呈現出高位穩中有降的趨勢,但元旦和春節之前的豬價超過 7 月上旬的可能性較小。
“三季度後期供給將會季節性增加,但是四季度的供給和需求均將增加。高温天氣下,目前仍處於消費淡季,所以 8 月、9 月可能仍處於震盪小幅回落的走勢,但隨着消費逐漸進入旺季,9 月份以後的豬價應該還會保持比較好的水平。而養殖户從 3 月、4 月出現補欄積極性增加,同時仔豬供應量也在增長,四季度供給是比較充裕的。” 朱增勇説道。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豬價的回升,養殖户們似乎也開始走出了虧損的寒冬。
據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進入 6 月後,生豬價格持續上漲,截至 8 月 3 日,該階段的生豬交易均價為 19.70 元/公斤,高於理論成本線 4.70 元/公斤。隨着豬價持續上漲,6 月中旬開始生豬養殖盈利由負轉正,並於 7 月 5 日漲至年內高點 1094.77 元/頭。7 月 6 日至 8 月 3 日,自繁自養盈利平均值 860.48 元/頭,明顯高於正常年份水平。
“目前生豬養殖的盈利在 7 月上旬時能達到 700-800 元,現在應該在 500 元左右,其中外購仔豬的盈利會略高一些。” 朱增勇表示。
豬肉市場的回暖,意味着生豬養殖户們將重新回到 “躺贏” 的狀態嗎?
袁帥指出,對於當前的養殖端,飼料養殖成本較高依然是比較嚴峻的問題。而想要促進生豬產業平穩運行,應引導養殖場户合理安排生產,發揮好 “保險 + 期貨” 作用。另外,各地政府部門要保障政策,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在全國目前當前疫情本輪嚴峻的挑戰下,要確保飼料、獸藥、畜產品運輸通暢,確保正常的市場基本產銷秩序。
不僅如此,袁帥還建議,企業對生豬價格的回升仍要保持謹慎態度。企業的發展現金流至關重要,盲目擴張規模不可取。與此同時,降本增效絕非一蹴而就,要提升產業的研發力度,強化競爭力優勢,並且用好金融工具提升抗風險保障。
作者:華夏時報,來源:華夏時報,原文標題:《猛!巨頭賣豬收入翻倍,10 大豬企收入近 200 億元!專家:新一輪盈利週期開啓》。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