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新又火了?暴漲 266%、股價坐火箭,中國石墨的 24 小時

中國石墨能打破港股新股 “破發潮” 嗎?
剛進入 7 月下旬,港股市場上陡然掀起一陣 “妖風”:一家來自於鶴崗的民營企業中國石墨 (02237),上市首日股價便像坐火箭一樣連連攀升,盤中一度暴漲至 266%。截至當日收盤,股價漲幅達到 143.08%,全天成交額為 4.84 億港元,超過總市值三分之一。以收盤價計,每手賬面賺 4650 港元。
7 月 19 日,中國石墨開盤續漲約 17%,收盤微跌 8.86%,股價依然維持高位。
在此之前,7 月份在港股上市的新股們頻現 “破發潮”,讓不少股民高呼 “打新當韭菜,不打就是賺”。據數據統計,2022 年上半年港股打新人數只有 17 萬,相比去年同期的 1244.95 萬人,打新人數已經同比下滑 98.6%。
以強硬姿態打破港股新股今年來的疲軟表現,讓股民們精神為之一振,中國石墨會成為港股市場的 “新風” 嗎?
首日漲幅 266%,緣何成 “妖”?
在股票市場上,一類走勢異常、難以捉摸的股票被稱為 “妖股”,主要為機構及各路遊資熱錢炒作,往往也會吸引來很多投資者的關注。
據智通財經 APP 分析,中國石墨正符合 “妖股” 所具有的市值小、流通盤少、股權集中、市場熱點題材等特徵。
中國石墨本次 IPO 發售約 4 億股,每股發售價 0.325 港元,募資總額為 1.3 億港元。截至 7 月 19 日,公司總市值為 11.52 億元,換手率為 11.73%,市盈率為 17.66。
據招股書披露,公司股權高度集中,創始人兼執行董事趙亮在 IPO 前持有 100% 股份,IPO 後持股約為 75%,而前 25 大股東持股則高達 90%。由於大股東有半年禁售期,目前中國石墨在外流通股份較少,機構只需要用少量資金炒作就可造成股價暴漲暴跌。
而中國石墨的核心產品,鱗片石墨精礦及球形石墨均為新能源鋰電池的上游原材料。公司上市能夠吸引諸多資金進場炒作,也離不開資本市場上新能源概念火熱的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獨家保薦人力高企業,此前也曾有過多次新股上市首日暴漲的 “戰績”。力高企業曾經參與過上市的港天仁茗茶代理商賓仕國際首日上漲 300%、ATLONKS 首日漲 140%、快餐帝國首日盤中上漲 187%、2016 年上市的駿高控股更是首日暴漲 851%。根據捷利交易寶數據,力高企業融資 10 年來參加過 22 家新股的保薦工作,當中 12 家首日上漲。
與紫金礦業 (02899)、洛陽鉬業 (03993) 等典型資源股相比,中國石墨目前 17.66 的市盈率顯然偏高;但若是加上新能源概念,那麼相比新能源概念股動輒百倍的估值,中國石墨未來股價仍然有着增長空間。
核心產品受益於新能源高景氣度
中國石墨的主要業務為將未加工石墨加工製成鱗片石墨精礦及球形石墨兩大類產品。據財報披露,目前兩類石墨產品在營收上平分秋色,總營收佔比均為 49% 左右。
鱗片石墨又被稱作為晶質石墨,是在高強壓力下變質形成的晶體,呈現鱗片狀,相較於塊狀石墨更具有可塑性、可浮性和潤滑性,具有較高的工業價值。鱗片石墨主要用於耐火材料和坩堝領域,近年來在冶金、電池等領域的應用需求持續攀升。
據智通財經 APP 瞭解,由於鱗片石墨具有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難以被其他材料替代,其稀缺性有望持續受益於下游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的高景氣度。而球形石墨由鱗片石墨精礦製成,也是生產鋰離子電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近年來,這兩種石墨產品在我國市場銷量持續高速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16-2020 年間,中國球形石墨銷量複合年增長率達到 21.7%,銷售收益複合年增長率為 16.8%;鱗片石墨精礦銷量複合年增長率則預計於 2021-2025 年間達到 7.3%,銷售收益複合年增長率有望達到 7.8%。
但在市場需求火熱的同時,受到環境檢測政策監管趨嚴、礦牀開採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中國石墨產量增速卻遠遠不及銷量增速。2016-2020 年間,國內鱗片石墨精礦產量複合年增長率僅為-13.1%。
隨着自動化、數碼化及電氣化等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擁有豐富石墨資源及成熟生產技術的行業龍頭企業有望實現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預計未來五年鱗片石墨精礦產量將由約 438,000 噸增至約 558,000 噸,複合年增長率約為 6.2%。供需兩旺的市場局面之下,公司業績有望持續受益。
而從市場地位來看,公司在行業中佔據上游地位。據招股書數據披露,就銷售收益而言,2020 年,中國石墨集團在中國鱗片石墨精礦行業銷售收入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為 4.2%;與此同時,在中國球形石墨行業排名第六,市場份額同樣約 3.5%。
業績穩健向好 客户集中風險仍存
近三年來,公司營收、淨利潤雙雙穩健向好。2019-2021 年度,公司銷售鱗片石墨精礦所產生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 5740 萬元、8570 萬元、9770 萬元,年複合增長率達 30.46%;銷售球形石墨及其副產品所產生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 6640 萬元、7620 萬元、9850 萬元,年複合增長率達 21.8%。
同時期內,公司淨利潤則分別為 2454.9 萬元、3785.9 萬元、5332.5 萬元,亦實現持續增長。
在盈利能力指標方面,公司淨利率於 2019-2021 年分別達 19.84%、22.44%、26.88%,呈現出持續增加的良好走勢,其中 2021 年的淨利率增長幅度較大,主要與公司於 2021 年獲得 790 萬元人民幣非經常性政府補助及税項優惠待遇有關。
據智通財經 APP 瞭解,隨着公司業績高增,其現金流也更加充裕。據招股書數據顯示,公司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 2019 年的 186.1 萬元增長至 2021 年的 3393.4 萬元。
在資源儲備方面,2019 年公司已經取得北山礦場的採礦權。北山礦場在石墨資源方面,由約 14000 千噸控制資源量及 1000 千噸推定資源量組成。於 2021 年底,估計礦場年限約為 20 年,將成為公司長期穩定的石墨資源來源。
不過,中國石墨存在大客户集中度過高的風險。2019-2021 年度,公司來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 7780 萬元、9960 萬元、1.11 億元,分別佔集團總收益的 62.9%、59%、55.7%。其中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供應商貝特瑞為公司的重要客户,銷售分別佔比約 37.9%、37.9% 及 20.1%。
從過往業績來看,有着新能源賽道的熱度加持,公司業績後續成長可期。但港股市場上的小盤股遭遇資金爆炒後短期回調的風險很大,投資者切勿盲目追高,若投資風格較為激進,也建議僅利用少量資金做嘗試,避免遭受過大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