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超特斯拉!“迪王” 問鼎全球銷冠

華爾街見聞
2022.07.03 12:0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從 3 月份宣佈停產燃油車,到市值破萬億,短短三個月時間裏,比亞迪創造了不少紀錄。最新的一個是全球新能源銷冠。

比亞迪 7 月 3 日公佈的產銷數據顯示,其 6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 13.4 萬輛,同比增長 224%,1-6 月累計銷量 64.14 萬輛,同比增長 314.9%。

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比亞迪銷量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銷量冠軍。

特斯拉 7 月 3 日早間公佈的數據顯示,其上半年銷量約為 56.47 萬輛。今年二季度,特斯拉交付電動車數量約為 25.47 萬輛,較一季度的 31 萬輛環比下降了 18%。這也是特斯拉兩年來首次出現交付量環比下降的情況。

銷量更迭之間,產業鏈韌性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愈發突顯。

對比亞迪來説,上半年其在全國多個工廠陸續投產,產能持續擴張。月度銷量也從去年年底的 9 萬輛左右,到近 4 個月銷量過 10 萬。

期間,受深圳、西安及其它地方疫情影響,比亞迪的產能利用率在 4-5 月份一度也出現下滑。但隨着 6 月以來全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其月銷量在 6 月達到了歷史新高的 13.4 萬輛。

就在 6 月 30 日,比亞迪在合肥長豐基地的首車下線,意味着比亞迪在中國第 6 個乘用車整車工廠正式投產。這將為下半年比亞迪銷量的進一步提升提供保障。

從比亞迪月度細分數據看,6 月份比亞迪純電動車型產量、銷量均首次超過了混動車型。產量方面,其純電動車型從 5 月份的 5.7 萬輛提升至 6.8 萬輛,超過混動車型的 6.6 萬輛;銷量也以 6.95 萬輛,超過混動車型的 6.42 萬輛。

要知道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比亞迪的銷量暴增其實很大部分來自於混動車型。這樣也使得很多投資者對比亞迪存在爭議,認為其純粹靠着混動打銷量,電動車型未經歷市場考驗。

從 6 月份開始,純電車型首次出現產量、銷量反超,這將會是個重要的變化。如果後續這一態勢得到延續,意味着比亞迪 “純電、混動” 兩條腿走路的戰略不僅走得穩,還走得遠。接下來比亞迪在銷量上會給市場不少意外之喜。

根據華爾街見聞獲得的會議紀要,比亞迪管理層在 6 月初表示,目前比亞迪在手訂單超 50 萬輛,交付週期在 5-6 個月。相比此前投資者會上的數據,雖然近幾個月比亞迪一直在加快生產節奏,但未交付訂單量一直不減反增。

可以説,比亞迪方面保守估計 2022 年銷量 150 萬輛確實有些保守。在供應鏈支持的情況下,衝擊 200 萬輛也有很大希望。

另一邊的特斯拉則顯得有點不順。雖然目前特斯拉在中國的超級工廠已逐漸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並且 6 月也是其有史以來生產電動車最高的月份。但來自電池短缺和供應鏈中斷的影響讓馬斯克也生出無力感,其在美國、德國的兩座超級工廠已成為 “燒錢的大熔爐”,損失了數十億美元。

原本美、德的兩座超級工廠會是特斯拉銷量提升的基石,年規劃產能 50 萬輛。但如今,反成了其產能的攔路虎,馬斯克直言,“過去兩年的供應鏈中斷絕對是噩夢,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我們還沒有走出困境。”

對此,馬斯克意圖通過裁員降低運營成本。不過按照馬斯克此前在財報會上的預估,今年全年特斯拉將比去年同期增長 60%,即 150 萬輛。

如果眼下產業鏈、電池供應的態勢持續,繼上半年超越特斯拉之後,比亞迪在銷量的維度上,也會在今年年底重回世界新能源汽車的巔峯。

一面是比亞迪繼續銷量狂奔,另一面是新能源汽車世界王者特斯拉 “成長的煩惱”。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車之爭,已經進入 “快魚吃慢魚” 的階段,考驗也愈發多元,即便是馬斯克也要好好應對了。

不過正如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所言,在電動化上半場之後,下半場的競爭在於智能化。

眼下相比特斯拉等玩家,比亞迪在智能化方面與行業前列仍有不小的差距。萬億 “迪王” 在規模稱霸後,比亞迪能否成為在智能化領域進一步帶着中國新能源車走向世界巔峯?投資者、市場對此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