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熊市不一般:美股的傳統對沖工具都失效了?

華爾街見聞
2022.06.25 05:3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有分析稱,對沖工具不再奏效主要因為市場對加息預期的反覆變化,“拋售趨勢經常被反彈走勢所打斷”。

在美聯儲激進加息和經濟衰退擔憂的影響下,標普 500 指數從年初高點暴跌超 20% 後陷入熊市。

但是,美國週四 PMI 數據給美聯儲加息潑了一盆冷水,市場對加息預期顯著降温,使得標普 500 指數本週創兩年來最大漲幅。

由於近期投資者對加息預期的反覆變化,過去在美股大跌中起作用的傳統對沖工具如今都失靈了。

一般而言,投資者可以利用股指期貨、期權和國債進行對沖,或者利用情緒判斷市場底部。

然而本週美股突如其來的反彈並加速上行,不僅扭轉了三週連跌的勢頭,也令使用對沖工具的投資者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看跌期權、看跌情緒和國債等對沖工具紛紛失效

近期,除了標普 500 指數的 5% 價外看跌期權不再奏效,其他對沖工具也紛紛失靈。

比如,今年上半年美股整體大幅下跌,以往這種在投資者瘋狂拋售的過程中,極度悲觀的市場情緒會被視為逆勢買入的信號,但是如今市場情緒的反覆無常使得看跌情緒讀數不再奏效。

同樣失靈的還有國債,在過去的熊市中,投資者會利用國債來避險,但如今這一對沖工具也失效了。

以 iShares 20 年以上國債 ETF 為例,在 2020 年股市崩盤和 2008-2009 年金融危機期間,該基金的回報率分別為 14% 和 18%,但是今年以來該基金下跌了 24%,比標普 500 指數跌得更多。

對此,紐約梅隆銀行財富管理公司的固定收益投資主管約翰·弗拉維(John Flahive)表示:

我們正處於一個不尋常的時代,傳統對沖工具失效的原因之一是利率正在被操縱,我們在上半年所經歷的正是這一段(利率)調整期和這種變化所產生的摩擦(反覆)。

美股對沖工具為何不再奏效?

有分析認為,這些對沖工具此番意外失效是因為 “拋售趨勢經常被反彈走勢所打斷”。

這種反趨勢反彈減緩了美股整體低迷的步伐,這使得投資者從價外看跌期權中獲得利潤變得更難。

高盛策略師洛基·菲什曼(Rocky Fishman)對此解釋:

我們可以把這比作一個有免賠額的保單,假設每個月你的房子都會遭到損壞,但只是適度的損壞,所以你無法每次從保險公司索賠到很多,但是你一直都在支付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