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水基金瑞·達利歐:美聯儲降低通脹的代價將非常大

華爾街見聞
2022.06.21 21:3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達利歐認為,美聯儲對通脹無能為力,如今的加息政策,將會把美國帶往滯脹的道路上。

上週美聯儲加息 75 個基點之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重申美聯儲的重要政策目標之一就是壓低通脹,並使之回到 2% 的政策目標上。

但是,為了壓低通脹,這樣加息會有什麼後果呢?

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認為,美聯儲 “一旦通脹得到控制,情況就會再次好轉” 的論調是 “幼稚的,並且與經濟機器的運作方式不一致”。

達利歐稱,雖然緊縮政策會導致消費者支出減少,從而可能會降低通脹,但這並沒有讓情況變得更好:

這種緊縮政策只是從通脹擠壓消費者,轉移到更少的購買力擠壓消費者。

達利歐認為:

在不造成經濟衰退的情況下,美聯儲無法採取任何措施來對抗通脹。

現在的問題是,美國政府赤字、負債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並且還會繼續增加。而且美聯儲也在縮表,即出售美國國債,私人信貸增長很可能不得不收縮,從而削弱經濟。

從長遠來看,美聯儲的路線很可能會引發滯脹。

達利歐認為,長期來看,唯一能夠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方法就是提高生產力,但是這並不是央行的職責所在。

達利歐進一步分析稱,美聯儲等發達市場央行的措施並不好。例如美聯儲當時迅速購債、擴表,如今卻以幾乎同樣快的速度拋售債券、縮表,對市場來説是非常大的震盪。

另外,達利歐認為,由於現在美國政府負債非常高,美聯儲幾乎不可能將利率推至足夠高的水平——如果利率非常高,美國政府的壓力將會更大。

本月初,在美聯儲加息之前,達利歐曾稱,在滯脹持續衝擊經濟之後,全球主要央行將在 2024 年開啓降息。

達利歐在接受採訪時提及:

我們認為,現在正處於一種緊縮模式之中,這可能導致許多金融資產價格出現修正或下行趨勢......這將產生巨大痛苦,並迫使央行再度寬鬆,可能是接近 2024 年下一次(美國)總統大選的某個時刻。

從利率期貨市場可知,外界預計美國將在大約兩年內開始降息,包括英國等在內的多個發達經濟體也是相似的節奏。但目前市場大部分的目光仍然聚焦在央行緊縮的速度上,當下已經有全球 60 多個央行通過加息來提高借貸成本,從而控制高企通脹。

對此達利歐認為:

這是一種結構性通脹,將導致滯脹。

世界銀行也在本月警告稱,即使全球能夠避免經濟衰退,但滯脹可能也將持續數年之久。

目前世界銀行已經下調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在其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世界銀行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從 2021 年的 5.7% 降至 2.9%,比 1 月份預測的 4.1% 低 1.2 個百分點。

世界銀行還表示,眼下的經濟現狀會讓人聯想起 1970 年代的大滯脹時期。

在最新報告中,世界銀行將當下的經濟情況與 1970 年的滯脹時期進行了 “首次系統性” 比較。

報告指出,兩個時期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包括供應方面的動盪、增長放緩的前景,以及新興經濟體在貨幣政策收緊方面面臨的脆弱性。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