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為什麼要重新理解金融市場?

華爾街見聞
2022.06.19 12:3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當熟悉的既有的框架被打破,範式的轉換需要重新理解金融市場!重新理解投資!範式的更迭,往往會影響到資產定價。

一、為什麼要重新理解金融市場?重新理解投資?

2022 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疫情的反覆和全球流動性的收縮,疊加俄烏衝突導致了滯漲風險的加大,全球資產價格的走勢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和風格的切換。從上半年來看,美歐的通脹加速上行,央行的貨幣政策不得不轉向緊縮,加息縮表的預期不斷抬升,美國 10 年期國債利率也是一路上行。

不僅僅是名義利率的提高,實際利率大幅走高也是影響影響今年上半年大類資產的核心邏輯。全球的風險資產和股票市場普跌。尤其是成長風格的股票,無論是美國的科技股,還是中國的賽道股大幅調整,甚至數字貨幣也都經歷了一波斷崖式下跌,相比高點的位置基本腰斬。

商品方面,受俄烏衝突、地緣政治和供應鏈安全的影響,原油價格中樞也大幅走高,農產品也有很大上行的壓力,這也加劇了核心通脹的壓力

匯率方面,美元指數大幅上行,無論是發達國家歐元、英鎊還是新興市場貨幣都出現大幅貶值。這其中也反映了在美元加息縮表這樣的流動性緊縮週期中,全球資本流動的一些特徵。近期我們也注意到亞洲的國家,日本、韓國、印尼近期也出現了股債匯的三殺,新興市場也面臨不少的壓力。

自 6 月以來,美聯儲正式開啓本輪縮表週期,加上近期公佈的通脹數據大超預期,美聯儲 6 月議息會議更是自 1994 年以來首次加息 75bp。金融條件進一步收緊,經濟衰退的擔憂進一步加劇。

而這也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未來可以留意觀察兩點,一是未來美歐通脹的走勢,這對美聯儲緊縮節奏至關重要,二是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的持續情況,關注 2Y-10Y 和 3M-10Y 美債收益率曲線的倒掛及其持續情況。這些都是我們觀察大類資產節奏的重要關注點。

全球流動性收縮、俄烏衝突再疊加疫情的反覆這些因素不僅影響短期經濟,還將和長期結構性因素相交織,對全球宏觀產生中長期的深遠影響,世界經濟面臨百年未有之變局,宏觀範式的切換。而這也會進一步地影響到資產定價的邏輯。

其中一條核心的邏輯鏈條,便是通脹水平的中樞上行,通脹波動性的抬升。這就使得央行貨幣政策的空間也會受到制約,我們平時關注到的利率中樞也會隨之抬升。

從資產定價的邏輯來看,伴隨通脹和利率上升,資產價格的波動性也會變大。我們需要降低投資回報預期。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處在低通脹、低利率環境下,成長風格一枝獨秀的局面將面臨新的挑戰,價值和週期風格有望在資產組合中扮演愈發重要角色。

除了通脹和利率的抬升影響資產定價,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投資環境也將迎來一場新的轉換。全球化轉向區域化;資源品能源價格由廉價轉向昂貴;政府從低資本支出轉向高資本支出;增長稀缺轉向利潤稀缺……這些中長期的結構性因素都將對中長期的資產定價產生深遠的影響。

當熟悉的既有的框架被打破,範式的轉換需要重新理解金融市場!重新理解投資!範式的更迭,往往會影響到資產定價。

而所有重大命題的回答都不能脱離紮實做好基礎研究。回到研究 尋找答案!

紮實做好基礎研究是做好投資決策、做好資產配置的基礎。

紮實做好基礎研究也是修煉研究基本功,抓住時代大趨勢,規避市場風險點的基礎。

經過五年多時間的悉心打磨,針對不同的用户訴求和體驗,見聞大師課打造出從線下到線上、從入門到進階、從內容到活動等產品形式。在選題內容上,大師課側重於基本面和方法論等投研功底的搭建,每期課程製作人和嘉賓會圍繞某個領域的話題精心策劃,詳細展開,將某個領域的研究心得、投資感悟講深講透。針對熱點議題還會策劃加餐講座。大師課團隊將嘉賓演講內容錄製、精編制作成一門可交付的線上課程。

記得徐小慶老師有一句話説得特別好

“我們相信這個世界始終是變和不變共存的,那麼我們就是要去找到求同存異的東西。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去找到金融市場背後的本質,和影響資產價格的核心驅動力。”這也正是大師課希望傳遞給每位投資者的核心價值。

二、大師課如何幫助投資者修煉基本功?

大師課的內容體系可以概括為三個關鍵詞—— 一個底層邏輯、兩條主題線索、六大內容模塊

“一個底層邏輯”:梳理影響資產價格的核心驅動力,整合研究方法,抓住主要矛盾,搭建分析框架

“兩條主題線索”:圍繞大類資產定價原理和投資研究基本功修煉來策劃內容選題

“六大內容模塊”:大類資產、宏觀大勢、投資覆盤、投研基石、行業賽道、綜合策略

在大類資產內容模塊中,付鵬、徐小慶、郭勝北、佘建躍、陸銘等嘉賓將系統講述債券(利率)、權益(股票)、房地產、商品(黃金、原油)、匯率、衍生品等資產的相關知識,帶領大家梳理大類資產底層脈絡,一起把握後疫情時代的資產配置。

大類資產框架的最基本原則是什麼?中國有哪些主要的利率體系?從匯率的概念和標價方法中反應的經濟和政治含義是什麼?如何看待全球石油的供需格局?通脹和黃金為什麼高度關聯?中國房地產市場是否存在嚴重泡沫?經濟週期和債務週期分為幾個階段?疫情後金融市場產生流動性危機的原因又有哪些……

在宏觀大勢內容模塊中,郭磊、李超、邵宇、徐寒飛、魯政委等嘉賓將深剖國內外宏觀市場,解析近年來貨幣政策的轉變對經濟的影響與啓示,與投資者們一起認清時代浪潮本質,從宏觀大勢中總結投研策略。

金融市場上的宏觀在研究什麼? 如何從分工&分配,債務&槓桿,收入&貧富搭建全球宏觀分析框架?經濟增長的長期源泉是什麼?怎麼用新的思維看待房地產市場的問題?如何從全球化大週期的更迭理解百年變局、大國博弈、貿易爭端、科技爭鋒……

在投資覆盤板塊中,徐小慶、凌鵬、王涵等嘉賓將對利率、A 股、美股、百年資產各個關鍵時點覆盤,還原歷史場景,在覆盤中挖掘結構性機會。

2009 年-2012 年主導中國利率走勢的決定因素是什麼?為什麼 2014 年經濟下滑股市卻上揚?政府舉債的本質是什麼?百年美股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當下的全球變局又能從歷史中找到哪些參照和借鑑之處……

在投研基石板塊中,夏草、王劍、管濤等嘉賓將解讀財報數據,通過金融建模抓住流動性背後的傳導邏輯,從數據透視中搭建投研框架。盈餘管理和財務舞弊之間的界限在哪裏?從三大報表的角度如何分析財務舞弊的路徑?不同語境中的 “流動性” 都有什麼含義?央行調節貨幣的主要政策工具有哪些……

在行業賽道板塊中,武超則、趙曉光、徐佳熹等眾多知名行研大咖分享對大賽道、科技業、消費業、製造業、週期品、金融地產的研究成果,帶你一起深入解析行業機遇。TMT 行業的內在規律是什麼?電子行業的波動機制如何形成?計算機產業成長週期中有哪些可觀測的指標?老齡化對於醫藥行業的影響是什麼?半導體行業有哪幾個典型特徵?中國製造業未來有怎樣的發展趨勢?新能源汽車行業出現的變化和趨勢有哪些?判斷汽車成長性最核心的要點是什麼?如何從產業鏈視角研究半導體公司……

在綜合策略板塊中,付鵬、張憶東等嘉賓將分享策略研究經驗及方法論,在行業比較中挖掘結構性機會,在推演中構建綜合策略體系。如何從系統中審視經濟系統的預測問題?構建投資策略框架都有哪五個標準?策略中如何做好行業比較?投資中有哪些週期規律?行情如何創造基本面,如何從反身性視角理解金融市場……

三、學習大師課能收穫什麼?

課程中會啓發大家進一步深入思考。大師課並非像教科書一樣將投資知識點羅列並得出相關結論,而是授人以漁,聚焦投資底層邏輯,搭建體系的投資框架,教你如何使用方法論在錯綜複雜的市場中抓住主要矛盾,辨別週期位置。

比如在付鵬老師的經濟世界觀中經濟從不止是一個貨幣問題,他將經濟世界總結為分工&分配、債務&槓桿和收入&貧富,三大問題並對背後藴含的緣由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劉剛老師認為近期中美利率倒掛的本質是經濟週期的錯位,而造成錯位的本質原因是宏觀各主體的宏觀槓桿水平差異。

透過一個個熱點事件,一個個現實案例,探究現象背後的機制原因是所有課程中的核心議題。

比如電子、半導體行業有着很強的週期屬性?這種週期的放大機制是從哪裏來的?趙曉光老師在《掘金科技產業》的課程中提到電子的產業鏈條很長,往往需求端上游一個擾動 5% 的訂單增減,傳導到下游就可能造成百分之幾十的影響,產業鏈的景氣、收入、盈利到估值,他們之間也有着共振的效應,這正是電子產業強週期性的原因。在海外市場電子半導體產業是典型的週期性行業,受到宏觀景氣週期的影響很大。

除了這些投研體系內的方法論和框架外,課程中你還將聽到許多有趣的細節。如今知名的經濟學家們是如何伴隨着市場成長的?在他們初入行時又發生過什麼趣事?凌鵬老師七年賣方、四年賣方而後創立荒原投資開啓私募投資之路有何心得?徐小慶老師從賣方到買方,在完整經歷債券市場起伏變遷後對中國利率週期和體系又有哪些獨到的見解?這些獨家故事也將在課程中娓娓道來。

而對於投資者來説,究其根本最重要的是那些切身相關的命題。也就是如何做好研究&投資?如何做好資產配置?這些答案也將在課程中一起探討

過去,我們關於投資的理解,都是基於當前行情。而現在,是時候重新審視 “何為投資框架”,拿出一套系統完整並持續迭代的分析體系。而大師課的內容就是幫助你建立一套系統的思考模型,審視歷史,理解當下,並以此抉擇未來。

加入見聞大師課,一起梳理影響資產價格的核心驅動力,整合研究方法,抓住主要矛盾,搭建分析框架!

加入見聞大師課,一起修煉大類資產定價原理和投資研究基本功,探究那些隱藏在金融市場背後的秘密!

加入見聞大師課,一起復盤歷史,從過往的案例中汲取經驗教訓,更好地理解當下,並以此更坦然地抉擇未來!

加入見聞大師課,一起成為更好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