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餘承東説問界 M7 吊打百萬級,何小鵬聽了想扔鞋子

「如果是在汽車百人會,老餘這樣講,估計下面會有很多扔鞋子上來的;剛剛老餘在上面這樣講,我也有點想扔個鞋子上來」。這段話來自何小鵬,「老餘」,則是華為的餘承東。
5 月 28 號,深圳車展第一天。
下午,車展官方舉辦的「未來汽車創新與融合先鋒對話」會議上,出現了可能是這屆車展最耐人尋味的一幕:
「如果是在汽車百人會,老餘這樣講,估計下面會有很多扔鞋子上來的;剛剛老餘在上面這樣講,我也有點想扔個鞋子上來」。
這段話來自何小鵬,「老餘」,則是華為的餘承東。
何小鵬説想扔餘承東鞋子的「這樣講」,指的是餘承東在他的講話過程中,多次「立 flag」,或者是 diss 傳統車企、供應商,等等非常刺激的發言,比如「問界 M7 將會完全超越豐田埃爾法、雷克薩斯 LM 等百萬級豪車」。
事實上何小鵬今天下午的演講,也沒有平和到哪裏去,同樣是炮火轟鳴,傳統車企、新造車、自動駕駛技術公司都在他的火力範圍內。
車展看車,但車展又不止於車。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兩位智能汽車領域的大佬,怎麼在言語間刻畫出新汽車時代的競爭大勢。
一、「超越百萬級豪車」
這是餘承東對即將於 6 月登場、7 月交付的問界 M7,給予的最核心評定。
他表示問界 M5 立項的目標就是對標百萬級豪車,而到了 M7,自然就成了「超越百萬級豪車」。
有沒有具體的競爭對手?有,豐田埃爾法、雷克薩斯 LM。
這兩款幾乎統治了百萬級以上豪華 MPV 的市場,可以説 AITO 很有自信——但等等,這兩款好像是 MPV?
餘承東解釋稱 M7 作為一輛 SUV,的舒適性會超越百萬級的所有豪華 SUV,以及豪華 MPV。而且 M7 的定位不會是大型 SUV,「它的外觀很緊湊,內部空間非常大,是個大 6 座 SUV,很舒服」。
到底有多舒服?他的原話是「我們有很多新的功能,是全球首個讓領導、老闆可以很舒服休息的,甚至超越所有的豪華 SUV、MPV。」
另外,餘承東也官宣了問界 M5 純電版的上市時間:9 月,「爭取在國慶期間讓大家開上這款車」。
除了預熱 M7、宣傳 M5,餘承東還聊了很多和問界、華為、以及智能汽車行業相關的故事。
首先,他説自己的問界 M5 在深圳開了那麼久「沒有加過一次油」,因為公司和家裏都可以充電。但過年從老家回來 1400 多公里,他表示 M5 比所有純電車跑的都遠,「因為我能加油」。
提起華為,餘承東強調「吃獨食」肯定不是華為進入汽車行業的理念,「如果是這個理念我們就不會被美國製裁了,我們都被別人幹殘了。當年造芯片就是太相信全球化分工了,但世界上就是沒有後悔藥賣」。
其次,聊到 HUAWEI Inside 和智選,餘承東表示這兩個都不是「華為造的車」。
問界 M5
只不過智選和 HI 相比,屬於更深度的合作,從外觀設計、內飾設計、智能座艙,還有電驅系統,甚至是銷售方面,智選夥伴都可以和華為合作。
聊到「合作」時餘承東提到,他有一次開合作伙伴自己做的一款車,開完之後「心裏一萬頭羊駝在奔跑,我想罵人,簡直是坑爹的設計」——所以這裏會是哪位合作伙伴?
最後關於智能汽車,餘承東相信最終會像手機一樣,死掉大多數傳統車企,一批新車企會崛起,即使很多人完全想象不到這一天。
「就像當年誰能想到,營收和盈利相當於後面幾名總和的諾基亞,居然會迅速消失」。
至於驅動浪潮的原因,餘承東提到一個點:現在新車企(以及華為)的研發費用,發動機變速箱不是大頭了,軟件才是研發費用的重要部分。
二、鞋子扔給誰?
有一萬種角度可以解讀何小鵬想扔給餘承東的那隻鞋子,但不變的是,他的確説了這句話,這句話的內容也的確是「想給餘承東扔鞋子」。
對了,何小鵬幾乎全場都在扔鞋子。
比如扔給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們。
何小鵬説他始終相信,L2 到 L4 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他打了個比方:「今天很多 L4 公司可以在某個視頻裏面拍出來,看起來很酷。到了第二年,你會發現還是那個樣,再過一年還是那個樣。」
他認為實現自動駕駛的一個大前提,其實應該是「全場景」。
而在實現全場景的路上,就相當於完成了 L2 到 L4 的漸進:「能不能在城市幾條道路開?能不能在整個城市開?能不能在郊區開?能不能跨過這個城市,跨過中國去海外開?」
除了沒有地域限制,何小鵬還堅定表示真正的自動駕駛,應該是沒有環境限制的。像是「沒有 GPS、沒有信號、冰川雪地都能開,一定要全區域開,才是自動駕駛」。
除了自動駕駛的等級,何小鵬覺得很多自動駕駛公司忽視安全。
他説汽車安全係數是按照 10 的 5 次方小時出現一次嚴重事故設計的,然後很平和地「殺人誅心」:「如果你開過車就知道了,10 的五次方完全不夠,因為司機不可管控,道路每天都在變化。」
還比如扔給以往踩過的坑。
何小鵬提到當時他被輿論「坑了」:小鵬剛成立的時候很多人説「小鵬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做到 10 萬輛(累計)」。
他説當時還以為累計做到 10 萬輛之後,證明這家車企已經擁有不錯的規模和能力。但真正做到之後,他才發現 10 萬輛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里程碑,「一關而已」。
最後提一個數字:300 億。
何小鵬表示,當年他説想造一輛車並且賣出去,起碼需要 200 億的資金。到了如今,小鵬開始出海,他説出海起碼需要額外的 300 億。
也就是説,小鵬汽車完成何小鵬的國際化夢想,一共需要 500 億。
你們覺得多嗎?
三、硝煙瀰漫的新造車時代
往前數十年、二十年,汽車界氛圍不是這樣的。
很多人都看過寶馬惡搞蔡澈退休的視頻,蔡澈坐着 S 級回家之後,興奮地開了一輛寶馬出街——這已經是傳統汽車界最激烈的「diss」了,甚至都不算 diss。
比較一下廣告文案的高低,就是以往汽車界「爭吵」的方式,和如今動不動「丟鞋子」截然不同。
為什麼?因為秩序還沒有穩定,因為牌桌正在洗牌,還不知道有哪個牌手會被淘汰,還沒有豐田大眾 BBA 這樣的莊家存在。更因為汽車新時代是社交化、標籤化的,
所以一定要話題,一定要熱度,一定要把人家比下去;所以一定要爭,不能輸人,更不能輸陣。
舌戰羣儒,某種意義上也代表着百家爭鳴。
本文作者:毓肥,來源:電動星球 News (ID:glxsl2017),原文標題:《餘承東説問界 M7 吊打百萬級,何小鵬聽了想扔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