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史為鑑:標普 500 距熊市一步之遙,更糟的還在後面

自二戰以來美股已經出現了 17 個熊市:平均持續時間大約為一年,從峯值到谷底的跌幅接近 30%。
在連續的跌跌不休之後,標普 500 指數較今年 1 月 3 日峯值已經下挫 18.7%,而跌幅一旦達到 20% 就將進入傳統定義上的熊市。

然而有聲音指出,在過去數週標普 500 指數其實已經是熊市風格。
商業媒體 MarketWatch 提及,投資機構 Boston Partners 全球市場研究主管 Mike Mullaney 表示,到目前為止,標普 500 指數中 61% 的成分股已經進入熊市。
研究機構凱投宏觀的 Thomas Mathews 認為,標普 500 指數很容易觸及 3750 點的低位),並且隨着更多不及預期的財報逐步公佈,標普 500 指數或將繼續下行。
本週四由於美國第二大零售消費集團塔吉特業績 “暴雷”,疊加前一天沃爾瑪財報成績低於預期,標普 500 指數在週日創下 2020 年 6 月 11 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那麼從歷史經驗來看,標普 500 指數進入熊市後會如何發展?
投資管理平台 LPL Financial 首席市場策略師 Ryan Detrick 在週三報告中表示,自二戰以來美股已經出現了 17 個熊市(或接近熊市)。
而一般來説,標普 500 指數一旦進入熊市,就會進一步下跌。平均持續時間大約為一年,從峯值到谷底的跌幅接近 30%。

在 2007 年-2009 年的金融危機中,標普 500 指數的熊市行情長達 17 個月,並且創下歷史最高 57% 的跌幅。
持續時間最長的熊市發生在 1973 年-1974 年,標普 500 指數在近 21 個月的時間內下挫 48.2%。
持續時間最短的熊市發生在 2020 年初疫情爆發之時,當時標普 500 指數在 23 個交易日內重挫近 34%,並在 3 月 23 日觸底,之後便開啓了牛市行情。
經濟衰退危機下 “市盈率” 能否保住?
凱投宏觀 Mathews 認為,儘管標普 500 指數距離熊市僅一步之遙,但是成分股的盈利預期仍值得期待。
他對此強調稱,分析師們一直預計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將在未來幾年內實現近兩位數的盈利增長。經濟學家也認為,這些成分股的 12 個月遠期盈利預期仍比疫情前高出 16% 左右。
但是按照資產管理機構 Seaport Global Holdings 的董事總經理 di Galoma 的説法,當前有一個風險因素被低估,那就是在當前環境下金融和經濟狀況會以多快的速度惡化,會對股市造成怎樣的衝擊。
di Galoma 表示經濟惡化速度 “正在加速,而且會比人們想象的要快得多”,他預計美國經濟將在 2023 年初陷入衰退,並且 “這次衰退將非常嚴重”。
Mathews 同樣指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就是另一個 “關鍵衝擊”,可能會對股票市盈率造成影響。
當前美聯儲仍舊準備繼續激進 “收水”,從下月開始縮減近 9 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並在 6 月和 7 月兩次會議上分別加息 50 個基點。
但現在的情況是,投資者正在試圖忽略加息的影響。此前在 5 月初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未積極考慮加息 75 個基點,市場隨即歡呼雀躍,然而在第二天就開始 “迴歸現實”,導致道指狂瀉千點,納指暴跌 5%,標普 500 指數重挫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