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盛:料香港銀行股 23-24 年每年每股盈利有約 20% 增長 中銀香港等股評級 “買入”

高盛發表報告指,該行的美國經濟學家已留意到衰退風險上升,但認為此並非不可避免。根據該行進行的衰退情境分析,假設美聯儲一如在衰退年份 (2008 至 2009 年及 2019 年至 2020 年) 將利率降至零,對銀行的利潤率會產生負面影響。此外,由於貸款需求疲軟、信貸費用增加和市場相關收入下降,銀行盈利或會受壓。高盛提到,參考歷史數據,在美國經濟衰退的情況下,相對於其 2023 至 2024 年基礎情境,銀行業盈利下行風險約為 30% 至 40%,約三分二的盈利下行來自減息,另外約 30% 來自信貸質素下降。此外,參考以往谷底的市盈率倍數假設衰退情境股價,該行估計目前香港銀行股股價意味有約 20% 的衰退風險機會。不過,高盛仍然看好香港銀行股,預期行業於 2023 年至 2024 年間的每股盈利每年有約 20% 增長,稱港銀今年首季業績表現顯示淨息差擴張,是該行看好盈利上升的重點。該行維持對港銀股的預測、評級及目標價,中銀香港、匯控及渣打評級均為 “買入”,目標價分別 40 港元、65 港元及 78 港元,其中中銀香港列於確信名單中。
高盛發表報告指,該行的美國經濟學家已留意到衰退風險上升,但認為此並非不可避免。根據該行進行的衰退情境分析,假設美聯儲一如在衰退年份 (2008 至 2009 年及 2019 年至 2020 年) 將利率降至零,對銀行的利潤率會產生負面影響。此外,由於貸款需求疲軟、信貸費用增加和市場相關收入下降,銀行盈利或會受壓。
高盛提到,參考歷史數據,在美國經濟衰退的情況下,相對於其 2023 至 2024 年基礎情境,銀行業盈利下行風險約為 30% 至 40%,約三分二的盈利下行來自減息,另外約 30% 來自信貸質素下降。此外,參考以往谷底的市盈率倍數假設衰退情境股價,該行估計目前香港銀行股股價意味有約 20% 的衰退風險機會。
不過,高盛仍然看好香港銀行股,預期行業於 2023 年至 2024 年間的每股盈利每年有約 20% 增長,稱港銀今年首季業績表現顯示淨息差擴張,是該行看好盈利上升的重點。
該行維持對港銀股的預測、評級及目標價,中銀香港 (2388.HK)、匯控 (0005.HK) 及渣打 (2888.HK) 評級均為 “買入”,目標價分別 40 港元、65 港元及 78 港元,其中中銀香港列於確信名單中。至於恒生 (0011.HK) 及大新銀行 (2356.HK) 評級同為 “中性”,目標價分別 166 港元及 8.4 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