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打十個!逆勢暴漲 313%,新能源車單月銷量再破 10 萬輛!

5 月 3 日,比亞迪在港交所發佈公告,4 月,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 10.60 萬輛,較上年同期的 2.57 萬輛同比增長 313.22%。1-4 月,比亞迪累計銷量 39.24 萬輛,同比增長 387.94%。
五一假期,比亞迪的一份銷量成績單技驚四座。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仍在面臨 “缺芯少鋰” 的難題時,5 月 3 日,比亞迪在港交所發佈公告,4 月,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 10.60 萬輛,較上年同期的 2.57 萬輛同比增長 313.22%。1-4 月,比亞迪累計銷量 39.24 萬輛,同比增長 387.94%。
另外,4 月比亞迪燃油汽車產量、銷量均為 0。今年 4 月初,比亞迪已正式公告稱,根據公司戰略發展需要,比亞迪自 2022 年 3 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
01 逆勢大漲,比亞迪銷量一騎絕塵!
多家新造車企業披露的交付 “成績單” 顯示,4 月,零跑汽車、小鵬汽車、哪吒汽車、蔚來汽車、理想汽車的交付量集體跌破萬輛,環比均呈現負增長狀態。
對於交付量的下滑,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將核心原因歸結於零部件的供應不足。
然而,在整個行業飽受供應鏈之困時,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比亞迪卻實現了逆勢大漲。比亞迪披露的公告顯示,4 月,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 10.60 萬輛,同比增長 313.22%。
這是自今年 3 月以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連續兩月銷量突破 10 萬輛。相關數據顯示,3 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 10.49 萬輛,同比增長 333.06%。
2022 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非常迅猛,1-4 月累計銷量 39.24 萬輛,同比增長 387.94%。

不久前,比亞迪官方消息稱,比亞迪漢第 20 萬輛新車已在比亞迪深圳工廠下線,成為首款達成 “售價、下線雙 20 萬 +” 的中國品牌轎車。
業內人士分析稱,比亞迪銷量暴漲的原因有幾方面。一方面公司在動力電池、半導體等領域均有佈局和涉足,可有效緩解來自供應鏈層面的壓力;另一方面,通過前期的積累,比亞迪已在市場上建立了穩固的口碑,即便是新能源汽車售價普漲的背景下,與其他品牌相比,比亞迪也有更強的溢價能力。
02 比亞迪為何實現了驚人的跳躍?
球友 @賽道掘金:最近兩年,比亞迪是中國發展勢頭最猛的汽車企業。

進入 2022 年後,比亞迪則展現出更強的勢能。
1 月份,比亞迪不僅穩居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銷量冠軍,還超越另外一個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成為全球新能源銷量冠軍。
2 月份,比亞迪不僅力壓吉利、長安與長城三家中國自主品牌中的傳統三強,其在中國市場 91078 輛的銷量也首次超過燃油車巨頭上汽大眾的 90604 輛。除了銷量的超越,據悉比亞迪當前平均 15 萬元的單車售價,也超過了上汽大眾的 14 萬元。
上汽大眾一直是中國合資車企的標杆,其長期佔據着中國車企的銷量冠軍。此次,比亞迪在銷量與單車價格上雙雙超越上海大眾有着特別的意義,這代表着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已經具備了挑戰全球跨國汽車巨頭的實力。
3 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新高,達到 10.49 萬輛,首次月銷突破 10 萬輛。其中,DM 混動車型銷量為 5.07 萬輛,同比增長 615.2%,EV 純電車型銷量為 5.37 萬輛,同比增長 229.2%。
而根據最近幾家造車新勢力廠商公開的銷售數據顯示,小鵬汽車、哪吒汽車、理想汽車、零跑汽車與蔚來汽車在 3 月份各自的銷售數據分別為 15416 輛、12028 輛、11075 輛、10010 輛與 9987 輛,分列 1-5 位。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比亞迪一家的銷量,便超出了所有造車新勢力的銷量之和。
從目前來看,比亞迪已經是中國當之無愧的最成功的汽車企業了,但就在兩年前,比亞迪還遠未表現出能取得今天成績的跡象。
2019 年,比亞迪當時全部車型銷量只有 46.14 萬輛,遠不及同年上汽大眾的 200 萬銷量,也與當年吉利汽車、長安汽車與長城汽車百萬級的銷量相去甚遠,且銷量的一半以上都還是燃油車。
而就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比亞迪便實現了銷量的驚人飛躍,並在產品上實現了新能源產品對傳統燃油汽車產品的全部替代,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在技術上的成功。2020 年與 2021 年是比亞迪的技術大年,其相繼發佈了刀片電池、DM-i 超級混動技術、DM-p 超級混動技術與 e 平台 3.0 架構。
更多精彩觀點,打開雪球 APP—選股攻略—雪球研報 即可閲覽!


03 比亞迪 2022Q1 季報數據大解讀
球友 @黑桐數據 risksdig:

1、2022Q1 收入低於 2021Q4 大概 41 億元,但利潤反而多了 2 億。
2、費用端研發費用同比 Q1 幾乎翻倍,今年 150 億研發支出幾乎板上釘釘。
3 、影響 Q1 利潤還有資產減持損失 2 億 +,通常 Q1 是不計提或計提很少的,但這一次對無形資產計提了 2 億 + 的損失,合營或聯營企業損失也有 2 億 +,這都對 Q1 最終利潤影響挺大的。
4、合同負債同比增加 5 倍,環比暴增 47%,對比友商,神一般存在
5、供應鏈地位繼續牛逼,牛逼之處在於基本都是應付賬款(非銀行票據),高達 842 億,靠,有點欺負人哦,不過龍頭老大都一個樣......
總結一下:比亞迪去年和今年投資、投資規模達到 800 到 900 億,人員增加 10 萬,這一切是為了 2022 年的大戰役,為的是 150 萬到 170 萬的新能源車;比亞迪這一切是為了顛覆燃油車市場,搶佔市場份額,為 2023 下半場智能化奠定基礎。
由於疫情,比亞迪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達到個人之前預設利潤,考慮到要新增 10 萬人,而固定資產全年折舊也需要多 80 億 +,這都是巨大增量成本。比亞迪全產業鏈都要人,車廠、配件廠、弗迪電池都在瘋狂擴張。
特別説明一下,動力電池也是人力密集型企業(參考寧德就知道),弗迪電池人數可能到了 5 萬,不過看看比亞迪收的保證金,就知道未來這個外供規模不小,但考慮到新車需要 2 到 3 年才能匹配,所以成本先行是必要的。
實際上,比亞迪機會是肉眼看見的,但利潤最為詬病,但我想説的時,當比亞迪開始 300 億甚至更多利潤之時或是很多機構選擇減倉之時。
比亞迪新能源車越來越深受消費者喜愛,毫不誇張説,此時的比亞迪,就如同華為手機當時爆發前的過程一樣,都是科技創造了奇蹟。
本文來源:雪球,原文標題:《一個打十個!逆勢暴漲 313%,新能源車單月銷量再破 10 萬輛!股民:我已經被比亞迪汽車銷量給嚇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