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爾第一財季營收同比下降 7% 下調二季度業績指引

報告顯示,英特爾第一財季營收為 184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197 億美元相比下降 7%;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調整後淨利潤為 36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55 億美元相比下降 35%。供應鏈、庫存、通脹問題依舊存在。
美東時間 4 月 28 日週四美股盤後,全球最大的芯片製造商之一英特爾 INTC 公佈了截止 3 月 31 日 2022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及第二季度業務指引,雖然英特爾本季度營收利率均略高於華爾街預期,但營收同比增速下滑以及雙雙低於預期的二季度指引使得其在美股盤後一度跌 5.0%。
具體來看其財務指標:
- 第一季度調整後 EPS 為 0.87 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 0.80 美元。
- 第一季度調整後收入 184 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 183.1 億美元,同比下降 7%。
- 第一季度調整後淨利潤為 36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55 億美元相比下降 35%。
再來看其第二季度業績指引:
- 預計二季度調整後 EPS 為 0.70 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 0.82 美元。
- 預計二季度調整後收入 180 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 184.6 億美元。
- 預計全年調整後 EPS 為 3.60 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 3.46 美元,公司之前預計為 3.50 美元。
- 維持全年調整後收入預期在 760 億美元不變,分析師預期 753.8 億美元。
今年 2 月,在英特爾的 2022 年投資者大會上,英特爾首席執行官 Pat Gelsinger 公佈了其數據中心與人工智能(DCAI)事業部、客户端計算事業部(CCG)、加速計算系統與圖形事業部(AXG)、網絡與邊緣事業部(NEX)、英特爾代工服務(IFS)和 Mobileye 等主要業務的產品路線圖和發展策略。其中,DCAI、CCG 和 NEX 屬於傳統業務(Traditional Business),而剩下的則屬於新興業務(Emerging Business)。
從其產品線來看,DCAI 產品路線圖包括了 Sapphire Rapids、Emerald Rapids、Sierra Forest、Granite Rapids 等新處理器和全新的架構策略。具體來説,2022 年第一季度,英特爾將交付採用 Intel 7 工藝的 Sapphire Rapids 處理器;Emerald Rapids 則計劃 2023 年面市,將在提升性能的同時,進一步增強現有平台在內存和安全性方面的優勢;Sierra Forest 則基於 Intel 3 製程工藝,將具備高密度和超高能效性能;Granite Rapids 的製程工藝也將從 Intel 4 提升至 Intel 3,於 2024 年問世。
在新的架構策略下,英特爾未來幾代至強將同時擁有基於性能核(P-core)和能效核(E-core)的兩種產品,性能核產品針對主流、複雜雲和數據中心應用;能效核則針對面向雲的高密度、超高能效計算進行了能效優化。上面提到的 Sierra Forest 處理器為能效核產品,Granite Rapids 處理器則是性能核產品。
按照其 CEO 的説法是,英特爾的目標是以 "有意義的速度"推出 Sapphire Rapids 的服務器芯片,而不是在 2019 年推出代號為 Ice Lake codename 的芯片。
分部門業績來看:
- 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集團第一財季營收為 60.34 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 49.40 億美元,同比增長 22%;運營利潤為 16.86 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運營利潤為 17.06 億美元。
- 網絡和邊緣集團第一季度營收為 22.13 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 17.99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運營利潤為 3.66 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運營利潤為 2.43 億美元。
- 英特爾加速計算系統和圖形業務部門第一季度營收為 2.19 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 1.81 億美元,同比增長 21%;運營虧損為 3.90 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運營虧損為 1.76 億美元。
- 自動駕駛部門 Mobileye 第一季度營收為 3.94 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 3.77 億美元,同比增長 5%;運營利潤為 1.48 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運營利潤為 1.71 億美元。
- 代工服務事業部第一季度營收為 2.83 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 1.0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75%;運營虧損為 3100 萬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運營虧損為 3400 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 PC 芯片業務在內的英特爾的客户計算部門本季度實現了 92.9 億美元的收入,同比下降 13%,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94.2 億美元。研究機構 Gartner 曾估計本季度個人電腦出貨量下降了 6.8%,但週二微軟預計商用個人電腦市場的力量正在推動設備製造商的 Windows 授權銷售。
由於消費者和教育領域的需求疫情以來逐步減弱,以及蘋果公司轉向自己的 PC 處理器,英特爾台式電腦和筆記本芯片的銷售出現下滑。
另外,英特爾本季度在晶圓代工等領域的動作頻頻。1 月份,英特爾宣佈在美國俄亥俄州投資 200 億美元建設兩座新的晶圓廠,計劃於 2025 年投產,且未來的投資金額可能增至 1000 億美元。2 月,英特爾又啓動了 10 億美元的基金以發展代工廠創新生態系統,並正式推出了 IFS(英特爾代工服務)加速器這一生態系統聯盟,為其代工服務建立上游的開放、合作生態。同月,英特爾又宣佈以 54 億美元收購全球第九大晶圓代工廠商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展現了英特爾在代工領域的決心。
對於老牌芯片巨頭英特爾未來或將面臨的調整,Gelsinger 警告稱:
我們預計,至少在 2024 年之前,行業將繼續看到產能和庫存等方面的挑戰。
英特爾新上任的首席財務官 David Zinsner 也同樣表示,庫存挑戰在第二季度應該持續存在,但在下半年會有所緩解。但亞洲國家的疫情因素可能會加劇對其對全球供應鏈的擔憂,而通貨膨脹則可能會減少全年的 PC 市場規模。
週四英特爾收漲 3.58% 報 46.84 美元,受財報業績影響,盤後一度下挫 5% 之後小幅回升。年初至今英特爾累計跌幅達超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