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債齊殺” 無處可躲怎麼辦?華爾街:持有現金!

隨着股票和債券同步下跌,更多資產管理公司表示,他們正考慮將資金投入低風險的現金類資產。
烏克蘭衝突、全球新冠疫情、歐美經濟衰退以及全球通脹飆升,這些因素使得一種長期被華爾街頂級基金經理拋棄的資產日益受到青睞——現金。
美國投資公司協會的數據顯示,主要貨幣市場基金在美國的持有量從 2 月份的略低於 1460 億美元增至 3 月份的 1930 億美元,為今年最高水平。許多人預計,隨着貨幣市場、短期債券和其他現金類投資的利率隨着美聯儲設定的利率上升,這些資產將繼續增加。
此外,10 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週升至未來 10 年平均通脹率上方,為 2020 年 3 月以來首次。這意味着投資者可以再次從無風險的美國政府債券上獲得回報,而公司借貸成本也明顯提高了。
隨着股票和債券同步下跌,更多資產管理公司表示,他們正考慮將資金投入低風險的現金類資產。
據華爾街日報,貝萊德的董事總經理 Rick Rieder 表示,貝萊德正在將許多投資組合中的現金持有量增加 50% 以上,其權重比過去幾年高得多。隨着各國央行通過提高利率來對抗通脹,他預計未來兩到六個月,股價將保持波動。
“就目前而言,你能做的最有效的事情之一就是有耐心,如果你能因為有耐心而得到報酬,那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Rieder 説。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兼客户解決方案全球主管 Gaurav Mallik 也表示,該公司投資組合中持有的現金比年初至少多了 50%,投資者越來越注重通過持有現金和貨幣市場基金來 “儲備資金”。
此外,美債收益率的上升意味着所謂的 “TINA” 觀點(“There Is No Alternative”,即除了股票別無選擇)正在接受考驗。
隨着短期借款成本上升,浮動利率債券支付的利息越來越高,這種債券最近受到了更多關注,美國財政部的通脹保值債券也是如此。雖然債券價格下跌,使得已經持有債券的投資者受到損失,但價格下跌意味着對新投資者具有吸引力的更高收益率。
據華爾街日報,美國銀行美國股票策略師 Ohsung Kwon 表示,缺乏替代選擇是 “股市最大的牛市咒語之一”。他説:
“如果現金收益率真的達到 3%,我認為 TINA 的論點會減弱。這顯然不是風險資產的最佳環境。”
Colony Group 首席市場策略師 Rich Steinberg 説,隨着去年通脹開始上升,他開始接受有關第一季儲蓄債券的諮詢。這類債券跟蹤消費者價格指數,5 月份的收益率為 9.62%。他表示,如果美聯儲繼續按照預期的方式在年底前將利率上調至至少 2%,他打算將更多資金投入短期美國國債。
“如果美聯儲持續上調利率,我認為 TINA 的日子屈指可數了。” Steinberg 在給華爾街日報記者的信中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