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服飾公司業績分化:安踏、李寧等運動類一騎絕塵 傳統類黯然神傷?

新浪財經
2022.04.17 23:4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本報記者李豪悦 4 月份,港股服飾企業財報陸續發佈,一個明顯的特徵是,安踏、李寧、特步等運動服飾類企業業績一騎絕塵,營收普遍達百億元量級。

本報記者 李豪悦

4 月份,港股服飾企業財報陸續發佈,一個明顯的特徵是,安踏、李寧、特步等運動服飾類企業業績一騎絕塵,營收普遍達百億元量級。而一批傳統服飾企業卻在虧損邊緣徘徊,股價也常年萎靡。

有分析師認為,傳統服飾企業無論是研發還是生產都面臨瓶頸,是時候迎來一場變革了。

傳統服飾承壓明顯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運動服飾類企業都是港股紡織服飾概念股中的佼佼者,而 2021 年,其又創下業績新高。

比如,安踏 2021 年財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 493.3 億元,增長 38.9%,營業收入連續 8 年保持增長,超越阿迪達斯中國的 343.4 億元,僅次於耐克中國的 510.2 億元。此外,營業利潤上漲 20.1% 至 110 億元,股東應占溢利大漲 49.6% 至 77.2 億元,兩項指標均創下歷史新高。

李寧也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其 2021 年年報顯示,公司收入同比增長 56.13% 至 225.72 億元,重回雙位數增長水平線,而這也是李寧年度營收首次突破 200 億元大關。

特步今年業績也創下歷史紀錄,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財報顯示,2021 年公司營收 100.13 億元,淨利潤 9.08 億元,毛利率從上年的 39.1% 上升至 41.7%。

數據顯示,安踏、李寧和特步三大國產運動品牌 2021 年營收合計達 819.15 億元。但與運動服飾企業業績突飛猛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傳統服飾企業業績不振,其背後似乎 “各有苦衷”。

拉夏貝爾在財報中表示,雖然公司 A 股股票面臨終止上市,但不會對 H 股上市主體產生直接影響。財報顯示,2021 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僅為 4.3 億元,較 2020 年的 18.19 億元同比下降 76.36%,淨虧損達到 8.21 億元。此外,截至 2021 年底,拉夏貝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14.31 億元。同時,公司股價也長期萎靡,從 2022 年開始一直低於 0.5 港元/股,截至 4 月 15 日午間收盤,每股僅報 0.33 港元。

2021 年 9 月份,江南布衣因為童裝產品出現 “不良設計” 遭到家長聲討和退貨。此後,杭州西湖區相關部門約談江南布衣,並對其進行調查。2022 年 3 月 1 日,江南布衣還因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產品,被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涉事產品依然為兒童服裝。

江南布衣發佈的 2022 財年半年報(從 2021 年 7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顯示,江南布衣期內整體收入 24.85 億元,同比增長 7.3%;淨利潤 4.44 億元,同比減少 4.25%。其中,過去幾年原本表現不錯的兩個童裝品牌 jnby by JNBY、Pomme de terre(蓬馬)營收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此外,賣女鞋的達芙妮日子也不好過。4 月份達芙妮發佈 2021 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06 億港元,同比下滑 71%;實現淨利潤 5270 萬港元。而其上年同期虧損 2.42 億港元,由虧轉盈。但看似虧損問題得以解決,可回顧達芙妮過去幾年的業績可見,公司長期處於虧損狀態。2015 年至 2020 年,達芙妮分別虧損 3.79 億港元、8.19 億港元、7.34 億港元、9.94 億港元、10.7 億港元、2.42 億港元。而 2021 年扭虧為盈似乎也與其主營業務關係不大,根據公告,2021 年實現盈利,主要由於去年 1 月份,達芙妮出售土地獲得了 1.1 億元的補償款。

“當下本土品牌除了運動品牌一路高歌,在市場面表現較好是波司登等時尚類品牌,其他傳統品牌依然在轉型路上探索。” 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程偉雄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運動風口和國潮風對於日韓風、歐美風衝擊很大,但類似拉夏貝爾、達芙妮等品牌在轉型路上反應過慢,被市場逐步邊緣化。

傳統服飾企業轉型迫在眉睫

對比之下,港股運動服飾類企業的表現遠遠優勝於傳統服飾企業,傳統企業已經到了不得不轉型的階段。

“運動服飾與傳統服飾企業存在業績差距,主要有兩個原因。” 艾媒諮詢 CEO 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第一,疫情以來大眾對健康運動的興趣提升,令服飾運動化趨勢更為明顯,這種龐大需求會催生運動服飾市場進一步擴大;第二,傳統服飾在品類更新上比運動服飾更慢。”

張毅介紹,傳統服飾的單個品類批量化程度不高,“例如,某個款式的外衣相對運動外套的產量,不可能大批量生產。所以在市場上傳統服飾企業的增長就相對疲軟,也容易遇到瓶頸。”

同樣在港股上市的羽絨服品牌波司登的業績着實令人刮目相看。據其最新財報(2021 年 4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顯示,期內波司登營收達到 53.9 億元,同比上漲 15.6%;權益股東應占溢利 6.39 億元,同比上漲 31.4%。

這似乎得益於波司登的高端化戰略,但高端化也絕非一勞永逸。不久前,波司登還曾因羽絨服價格高但品質不符定價,被媒體在 “3·15” 期間曝光。

傳統服飾轉型運動服飾也絕不輕鬆。《證券日報》記者在達芙妮天貓旗艦店注意到,雖然品牌也在售賣運動鞋,且價格大多低至 200 元左右,可銷量與專業運動品牌差距很大。

張毅表示,服飾產業,品牌想要脱穎而出,就必須拼研發、拼設計,因為消費者的需求是個性化的。誰研發能力更突出,對消費者需求洞察和分析更準確,誰就能勝出。“我認為,國產服飾企業現階段產品的研發流程和生產流程,基本到了瓶頸期,是時候迎來一場變革了。”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 APP

責任編輯: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