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大食堂食品供應商赴港上市……

新浪財經
2022.04.15 11:2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來源:IPO 日報 近日,乓乓響(中國)有限公司(下稱 “乓乓響”)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説明書,擬港交所主板上市,中國平安資本(香港)為獨家保薦人。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IPO 日報 

近日,乓乓響(中國)有限公司(下稱 “乓乓響”)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説明書,擬港交所主板上市,中國平安資本(香港)為獨家保薦人。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 2020 年銷售收益計算,公司是上海最大食堂食品供應鏈綜合服務供應商。

雖然近年來公司業績整體呈現增長趨勢,但是 2020 年也受到疫情因素影響。今年 3 月起,上海多地出現新冠陽性病例,公司 2022 年的業績或再次受到影響。

來源:圖蟲創意

1

業績波動

招股書顯示,乓乓響的基地位於中國上海,公司主要向上海的企業和機構客户(大部分為幼兒園及教育機構)供應廣泛而品類齊全的農產品及其他食品。公司的農產品及其他食品組合包括超過 4100 款產品,主要分為四類,即(i)動物性食品;(ii)植物性食品;(iii)加工食品;及(iv)穀物、食用油及調味品。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 2020 年銷售收益計算,公司是上海最大食堂食品供應鏈綜合服務供應商。

財務數據方面,2019 年-2021 年(下稱 “報告期”),乓乓響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1.43 億元、1.23 億元、2.23 億元,淨利潤分別為 2268.9 萬元、2729.1 萬元、3660.9 萬元。

可以看出,雖然公司的業績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但在 2020 年,公司收入出現明顯下滑。

而這主要是受到疫情因素影響。由於公司收入主要來自上海的幼兒園及教育機構,2020 年初上海出現新冠疫情,政府延長春節假期,而幼兒園及教育機構更是在 3 月至 6 月期間持續進行線上教學,最終導致乓乓響上半年收益遠低於上年同期。

然而,2022 年 3 月以來,上海多地出現新冠陽性病例,再次導致全部學校、幼兒園等機構改為線上教學,而大量企業居家辦公或要求實施封閉生產也導致對食堂食品需求的下降。公司 2022 年的業績大概率將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約為 28.94%、38.23%、33.83%,因此公司 2020 年的淨利潤不降反升,同比增長 20.28%。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的毛利率也較為波動。2021 年,公司的毛利率同比下滑 4.5 個百分點,公司解釋稱是為增加市場份額及產品售價的競爭力,策略性地降低了毛利率。

2

人均銷售額近千萬元

從終端客户來看,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幼兒園及教育機構,報告期內的收入佔比分別為 83.2%、59.4%、63.4%。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仍有 6 成以上的收入來自幼兒園及教育機構。

同時,為配合多元化客户基礎及吸引新客户的策略,公司逐步增加向其他企業及機構客户的銷售,例如餐飲服務供應商、銀行、醫院和政府下屬機構。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其他企業及機構客户的收入佔比約為 16.7%、39.5% 及 36.5%。

根據招股書介紹,公司主要通過直接銷售及競標取得客户訂單。

報告期內,公司分別提交六項、一項及三項投標申請,其中分別中標六項、零項及兩項,公司的中標率分別為 100%、0 及 66.7%。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的銷售團隊有 23 名員工。也就是説,以 2021 年的營業收入來看,公司銷售人員的平均銷售額達到 969.57 萬元。

IPO 日報發現,乓乓響的內地運營主體上海乓乓響農副產品配送有限公司(下稱 “乓乓響農副產品”)曾在新三板掛牌,掛牌時間為 2016 年 2 月至 2019 年 8 月。

根據新三板披露的信息,2015 年-2018 年,乓乓響農副產品的收入分別為 7498.7 萬元、8922.88 萬元、1.06 億元、1.25 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 397.58 萬元、126.45 萬元、203.4 萬元、248.75 萬元。

可以看出,公司收入雖然持續增長,但是淨利潤卻較為波動。此外,乓乓響農副產品在新三板掛牌期間,除了 2015 年的毛利率為 22.86%,其餘時間均低於 20%。

截至目前,公司由黃建義 100% 持股。而在報告期內,乓乓響多次進行了利潤分配。

2019 年 8 月,公司曾宣佈分派現金股利 1200 萬元,並已於 2021 年 3 月支付。在上市前夕的 2022 年 3 月,乓乓響農副產品宣佈向股東乓乓響香港分派現金股利 2340 萬元,不過目前還尚未完成派付。

你的專屬投資禮包!更有百元京東卡、188 元現金紅包等你拿,100% 中獎>>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 APP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