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最強警告:如果俄天然氣斷供 將導致 “全面崩潰”

市場對俄羅斯可能斷供天然氣的擔憂加劇,“深受其害” 的德國恐面臨 “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俄羅斯可能斷供天然氣令歐洲各國如坐針氈。
當地時間 3 月 31 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其簽署了一項天然氣交易規則的法令,即 4 月 1 日起要求 “不友好國家” 以盧布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否則將強制斷供。
近期能源價格飆漲,使得不少歐洲企業生產成本大幅抬升,不僅降低了利潤,還打壓了生產景氣度,一些公司只能被迫減產,甚至停產。
天然氣對德國的重要性
3 月 30 日,歐洲最大化學品製造商、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的首席執行官 Martin Brudermuller 在接受《法蘭克福匯報》專訪時指出:
俄羅斯供應德國 55% 的天然氣,如果突然切斷將會導致 “全面崩潰”,屆時德國將面臨高失業率,許多企業也會破產,造成難以復原的傷害。
Brudermuller 警告稱,德國是歐洲大陸最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國家,如果俄羅斯斷供天然氣,將會使德國陷入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摧毀近年來的繁榮景況。他表示:
對於德國許多中小型企業而言,這可能代表了末日。
天然氣對化學品而言無可取代
Brudermuller 認為,天然氣無論是作為化學品的原材料還是能源來源,都無可取代。
他表示,天然氣短缺將會對化工行業造成雙重打擊,除了沒有足夠能源進行生產以外,還會缺乏製造產品的關鍵原材料。
他指出,巴斯夫使用的天然氣中,約 60% 是生產化學品必須的能源,其餘 40% 則是用作關鍵原材料,以此來製造基礎化學品,“幾乎所有工業都得用這些化學品”。Brudermuller 稱:
如果有一天,天然氣供給量達不到需求的一半,那麼我們位於路德維希港的最大的工廠將不得不面臨停產。
此外,德國化學產業協會 VCI 也警告稱,德國化學行業和製藥行業每年要使用 280 萬公噸天然氣,在德國的年總消耗量中佔比超過 25%。
VCI 指出,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德國天然氣報價已飆漲 70%,如果沒有俄羅斯的供應,德國經濟將面臨重大損害,比如許多化工廠和製藥廠將可能會面臨停產。
德國要如何應對?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及,受到俄羅斯可能斷供天然氣的影響,德國經濟部長 Robert Habeck 於 3 月 30 日發佈聲明表示,若政府必須限制天然氣供給,那麼德國天然氣網絡監管機構將優先考慮家庭供暖,而不是工業用途,因此能源需求旺盛的製造商將首當其衝地受到影響。
此外,Habeck 還稱已經成立了工作組,從工業領域收集相關數據,包括天然氣和電力價格、生產計劃、供應瓶頸和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程度。
為了應對這場 “天然氣之戰”,上週 Habeck 帶領巴斯夫、德意志銀行、德國商業銀行和萊茵集團(RWE)等公司的高管前往卡塔爾和阿聯酋,以確保液化天然氣的供應。
此前華爾街見聞還提及了,克里姆林宮於 3 月 30 日公佈了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德國總理朔爾茨的電話交談。
據彭博社報道稱,德國方面對雙方領導人的通話進行了解讀,認為普京在其中表示,歐洲可以用歐元買天然氣,接收的俄羅斯銀行會將其兑換成盧布。
德國政府發言人 Steffen Hebestreit 在一份描述此次通話的聲明中表示,普京告訴朔爾茨,在歐洲買家以歐元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Gazprombank)付款後,它將把該貨幣兑換成盧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