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台 2022 年有何王牌可打? | 見智研究

2022 年直接提價概率低,但茅台仍能實現可觀增長
3 月 31 日,茅台公佈 2021 年報,鑑於此前茅台已經公佈了 2021 年的主要財務數據以及 2021 年一季度的經營情況,都已經是明牌,因此此篇文章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就略過最基本的財務數據摘要,而與大家探討一下結合茅台最近的預告、年報及新動作透露出了哪些茅台未來的走向。
2022 年直接提價概率低,增長主要靠量
年報中提到 2022 年的經營計劃目標是營收較 21 年增長 15% 左右;2022 年的茅台酒銷量基本對應的是 2018 年的基酒產量,而 2018 年的基酒產量在 2017 年的基礎上就有 16% 的增長,按照 85% 的轉換率,僅僅依靠量的增幅茅台就可以完成今年 15% 的營收增長目標。
同時,2019、2020 年的茅台酒基酒產量比起 18 年增長几乎可以忽略,意味着 2023、2024 年的增長將無法依靠量,而需依靠提價來實現。從追求可持續、穩定增長的角度來看,公司大概率會選擇把直接提價放到後倆年。

數據來源:茅台年報
2022 年雖直接提價概率低,但直營渠道及產品結構優化將確保增長
可以看到,2020、2021 年茅台批發代理的銷量基本穩定在 6 萬噸左右,但直銷的量有了很大的增長,2020、2021 分別同比增長了 48.3%、45.9%;假如今年因基酒提升而轉換多得到的接近6000 噸成品酒較多采用直營方式銷售,無疑將更多提升公司的收入及利潤。

數據來源:茅台年報
此外,2021 年茅台酒實現營收 934.6 億元,同增 10.18%,實現銷量 36261.31 噸,同增 5.68%;系列酒實現營收 125.9 億元,同增 26.06%,實現銷量 30177.38 噸,同增 1.46%;無論是茅台酒還是系列酒均實現了銷量小幅增長但營收大幅增長的情況,證明了茅台產品結構得到優化;隨着茅台珍品、茅台1935 等非標及高端系列酒產品的推出,2022 年茅台的收入與業績將得到進一步推動。
“i 茅台” 變相提價;茅台批價下跌釋放風險
最近除了公佈及預告業績以外,茅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推出了新電商 “i 茅台” APP 以及近期批價的大幅下跌。批價的本質是供需平衡,回看最近 1 年的茅台批價,21 年 7 月曾經高達 3800 元左右,2016 年以來行業加庫存、消費及投資需求的增加、21 年初的拆箱政策等合力引發了茅台的供需失衡;21 年 9 月以來,隨着拆箱政策的逐漸放寬、中秋發貨的加大、醬酒座談會引發渠道和黃牛的加速出貨,批價逐漸回落。近日的批價大幅回落與疫情在各地的擾動有關,此次疫情多在一線經濟發達城市,嚴格的防控勢必會對需求帶來影響;另外,此前 “i 茅台” 要推出的消息也對批價形成了一定壓制。
其實此前 3000 元的批價是存在一定風險的,近些年茅台的開瓶率都較低,大概不到 40%,社會庫存有一定積壓,長期以往將會有崩盤風險,而茅台的崩盤也勢必會帶崩整個白酒行業。批價適當的回落將會使得社會庫存得到一定消化,讓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得到一定釋放。
“i 茅台” 上的產品均為經銷商向茅台直營店打款拿貨,以茅台 1935 為例,經銷商的拿貨價為 1088 元,高於系列酒經銷商 798 元的打款價以及醬香體驗館 898 元的價格,因此平台的投入也是變相提價的一種體現。今日,“i 茅台” 首日公開預約申購,共吸引了超過 229 萬人參與,普遍參與者對於投放量不滿,認為幾萬人搶附近門店的幾瓶酒猶如新股中籤,但隨着 2022 年市場工作會上明確提出了 “構建和完善數字化營銷平台”,未來平台一定會增加投放量以及在適當的時候推出飛天,從而實現茅台將更多的銷售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