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閲文集團的 2021:IP 升維能力

閲文 IP 生態鏈,發展到哪個階段,有哪些短板?
閲文 IP 生態鏈,再次展現推動業績增長的實力。
3 月 23 日,閲文集團盤中一度漲超 14%。3 月 22 日發佈的閲文集團 2021 年財報顯示,閲文集團歸母淨利潤達 18.5 億元。從財務指標看,這種增長或許並非脈衝式。
站在投資角度觀察,閲文集團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來自 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及其衍生的 IP 生態鏈,後者是閲文集團有別於其競對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閲文集團 CEO 程武曾説,“IP 生態鏈就是突破天花板、對抗不確定性的鑰匙。” 但就眼下來看,IP 生態鏈還處於初期:IP 產業成熟度、IP 運營能力和 IP 人才儲備,都需要長期探索和積累。
那麼閲文集團在這個方向上,有了哪些進展?這關係到閲文集團 IP 生態鏈的建設深度。
IP 升維的業績推力
3 月 22 日,閲文集團發佈的 2021 年財報顯示,閲文集團主營業務分兩部分:第一,在線業務;第二,版權運營及其他業務。
其中,在線業務由起點中文網的網絡文學自有平台、以騰訊平台為代表的自營平台和第三方平台在線業務支撐;版權運營業務由閲文自有版權業務和新麗傳媒組成;其他業務,主要來自紙張圖書出版等。
營收結構方面,在閲文集團 2021 年 86.7 億元的總收入中,在線業務實現營收 53.1 億元,同比增長 9.6%;版權業務及其他收入為 33.6 億元,毛利同比增長 15.5%,其中自有版權運營及其他業務收入達 21.4 億元,同比增長 30%。
看上去,發佈於 2021 年的以網絡文學為基石,以 IP 開發為驅動力,開放性地與全行業合作伙伴共建 IP 生態業務矩陣的 “大閲文” 戰略體現出驚人的業績內驅力,而 IP 生態鏈開發在各個細分領域成果,也支撐了閲文集團在 2021 年的淨利潤。
財報顯示,閲文集團股東應占盈利 18.5 億元;在非通用會計準則口徑下,閲文集團 2021 年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後(Non-IFRS)歸母淨利潤為 12.3 億元,同比增長 34.1%。2020 年同期實現收益 9.17 億元。
這一增速與閲文自有版權業務收入趨同,閲文集團 IP 商業化價值通過 “大閲文” 戰略有效推進得以呈現。
2021 年,新麗傳媒達成 12.2 億元營收,實現淨利潤 5.3 億元,同比增長 24.3%。
在 “大閲文” 戰略指引下,閲文集團將 IP 價值升維展開到三個層次:從 IP 可視化到 IP 商品化,最終實現 IP 代際流傳。
事實上,文字作品獨具黏性和長尾性。基於此特性,經過 IP 孵化,能給產業鏈後端提供無可替代的高昂衍生價值。包括動漫、影視劇和周邊衍生品等在內的形式,通過成規模的商業化形成產業,其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都要依賴 IP 資源。
閲文集團的 IP 升維的基礎實際上是 IP 創作,這也是 IP 資源的立足點,而文學平台是故事誕生的源泉。
供給側方面,2021 年,閲文集團文學平台新增 70 萬作家和 120 萬部作品。基於閲文集團構建的作家生態,2021 年新增作家中,有 80% 的作家是 “95 後”;2021 年在網絡文學新人作家 “十二天王” 榜單中,有 5 位作家的年齡不到 27 歲。
用户側的情況如何?
2021 年,閲文集團在線業務的 MAU(Monthly Active User:月活躍人數)達 2.5 億,淨增 1970 萬,同比增長 8.6%,創歷史新高。其中,平台平均月付費用户達 870 萬,ARPPU(每付費用户平均收益)達 39.7 元,同比增長 14.4%。
閲文集團財報稱,“這得益於我們對內容和生態的升級再造,以及持續優化內容孵化機制、社區運營及推薦效率”。
華爾街見聞注意到,2022 年,全民閲讀被第九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數字閲讀是全民閲讀的重要載體。國民閲讀習慣已逐漸養成,數字閲讀已成為推進全民閲讀迭代升級的強力支撐。從用户構成上看,30 歲以下的網生代用户是數字閲讀的主力軍,佔比達 56%;有 54.56% 的用户偏愛網絡文學。
IP 生態鏈補缺重點是什麼
從 2021 年閲文集團盈利情況看,即使處於新冠疫情和不確定性較強的宏觀環境下,閲文集團的 IP 生態鏈,仍呈現了抗週期特性,其商業模式也展現出較高的穩定性。
閲文集團的 IP 生態鏈,處在一個怎樣的產業階段?還存在哪些短板?
程武表示,要構建 “IP 生態鏈”,“我們得承認,中國 IP 產業的工業化能力仍處在初級階段,在產業成熟度、IP 運營能力和 IP 人才儲備方面,都需要長期探索和積累。”
其中,IP 人才匱乏,會導致何等後果?
舉個例子,在確定打造 IP 生態鏈之前,閲文集團曾成功輸出過《鬼吹燈》系列熱門文學作品。但是,這個 IP 的商業開發表現,實際上並不理想,有點浪費積聚起來的人氣、知名度和由此能產生的可見商業價值。
鬼吹燈系列網劇雖已上映《鬼吹燈:精絕古城》、《鬼吹燈:黃皮子墳》和《鬼吹燈:牧野詭事》等多部影(網絡電影)視劇,但主演非同一班人馬,導致風格不統一,改編水準和製作水平也不穩定。
照例作個對比,英國作家 J·K·羅琳(J.K.Rowling)的代表作《哈利·波特》同樣擁有廣泛的讀者基礎,但其擁有風格、主演、改編水平和製作水平相對更為統一的 8 部電影,還成功開發出主題公園和其他衍生品。
這樣的差異,直接體現在商業價值上:“鬼吹燈” IP 改編的電影《尋龍訣》和《雲南蟲谷》,票房成績分別為 16.82 億和 1.5 億元人民幣(合計票房約 18.32 億元人民幣);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全球總票房摺合人民幣約 506 億元。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很多,但缺乏 IP 人才,很可能就是核心因素。要快速改善 IP 人才匱乏局面,或許並不容易,因此閲文集團更注重在當下提升 IP 運營結構和能力。
在 2021 年閲文集團財報電話會議上,閲文集團總裁侯曉楠説,“通過這兩年的建設,我們有了更加完備的 IP 人才梯隊和業務團隊。現在整個 IP 組織包括規劃中心、IP 授權中心和 IP 運營團隊,整個 IP 業務團隊也接近 200 人。”
很明顯,這是在調整 IP 運營架構。侯曉楠還説,“原先閲文 IP 運營主要以授權為主,缺乏對於 IP 長期的、系統化的梳理和管理;相對自制 IP 的改編,數量比較少。”
據侯曉楠透露,最近數年,程武領銜了閲文集團 IP 運營的系列調整。從梳理 IP 思路開始,閲文集團逐步建立系統性和長期性的 IP 授權管理流程。“我們大力提升 IP 改編下游的產出效力和控制力,提升閲文在下游環節的自制和自營業務能力。”
因此,閲文集團若能充分挖掘 IP 生態鏈的長尾價值,那麼其淨利潤表現或能更上一層樓。
展望:出海、免費和體驗
內容出海和投資海外在線閲讀平台,這是閲文集團在未來業績提升的可期待板塊。
財報顯示,閲文集團海外在線閲讀品牌 “WebNovel” 提供了約 2100 部中文翻譯作品和約 37 萬部當地原創作品。
據侯曉楠透露,除了自有品牌 WebNovel,閲文還投資了海外頭部的在線閲讀平台,比如泰國的 Ookbee U、韓國的 Munpia;同時在非洲,閲文和手機之王傳音成立了合資公司,來推廣在非洲的閲讀市場;此外閲文還跟新加坡電信建立了新加坡網絡文學的業務合作。
實際上,改編自中文網文 IP 的影視劇,除了在中國大受歡迎,在其他很多國家也很受熱捧,比如在歐美主流視頻網站和東南亞各地區的各大電視台,都能看到像閲文集團開發的《慶餘年》、《贅婿》等通過知名網文 IP 改編的劇集。
2021 年初,韓國媒體平台 watcha 購買了《贅婿》真人劇翻拍權,這也是閲文集團首部被海外國家翻拍的 IP 作品;《人世間》海外播映權還授權給了迪士尼。
在監管層面,閲文集團 IP 出海獲得官方認可。2021 年,閲文集團第四次入選相關部委和廣電總局共同認定的 2021-2022 年度國家文化重點出口企業。閲文 IP 改編的電視劇《慶餘年》在海外發行的運營,名列 2021-2022 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閲文的免費業務在整個 IP 生態鏈中的作用,其拓寬了 IP 受眾的範圍,而付費業務產出精品內容,用以提升用户黏性。
財報顯示,閲文集團在 2021 年免費閲讀內容的 DAU(日活躍用户數)達到 1500 萬,同比增長 50%。
據閲文財報電話會議,閲文集團未來做免費內容的重點,在於構建內容生態建設,包括優質作家、作品孵化、用户體驗和用户留存改善。
為了提升用户體驗,閲文在今年(2022 年)不會提升廣告加載率,對於廣告變現水平,也會相對比較剋制。因此,閲文未來商業化的提升,主要取決於整個行業和市場的外部變化。
此外,2022 年新麗傳媒片單較為豐富。就目前的進展看,喜劇電影《李茂扮太子》、《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已取得佳績;此外,由騰訊影業發起並出品主控、閲文和新麗傳媒共同出品的電視劇《人世間》創下了央視一套黃金檔收視率近 8 年新高。據新麗傳媒董事長曹華益透露,“我們預測今年新麗傳媒的業績,比較有希望接近或達到 5 億元人民幣的水平。”
閲文集團表示,其將以長期主義的態度,讓文學 IP 獲得穿越代際的能力,通過每個時代背景下源源不斷地內容創作和全新演繹,讓好故事不斷流傳下去成為一代又一代人共同的記憶,這也將成為閲文長期價值的牢固根基和依託。
程武則稱,“未來,閲文將繼續融入精神文化建設,助力全民閲讀,以精品內容和 IP 生態鏈創造和推廣能夠跨代際流傳的 IP,讓好故事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