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外資看好 萬億美元資管巨頭全面加倉中國股票

3 月 11 日到 21 日,美國資管機構資本集團旗下兩隻 2 月推出的 ETF 各自增持藥明生物技術、中國平安等多隻中國股票,都增持了茅台。這期間多家外資機構表態看好中國市場,高盛稱保持超配。
A 股迎來又一體現外資看好的消息。管理資產規模 2.4 萬億美元的美國資管機構資本集團(Capital Group)今年 2 月下旬首次進軍 ETF 領域就推出重倉多隻中國股票的 2 只 ETF,最近又全面加倉。
中國基金報對比 3 月 11 日和 3 月 21 日的持倉發現,十天內,代碼 CGXU 的資本集團 ETF Capital Group International Focus Equity ETF 分別增持藥明生物技術、新奧能源、匯川技術、貴州茅台、藥明康德和美團 4500 股、2400 股、1500 股、800 股、600 股和 300 股。
代碼 CGGO 的 Capital Group Global Growth Equity ETF 十天內分別增持中國平安和貴州茅台 8000 股和 400 股,同時清倉了持有 4.6 萬股的碧桂園。
目前 CGXU 和 CGGO 的規模均僅數千萬美元,中國股票的持倉股份數還較少。不過,巧的是,就在 3 月 11 日到 21 日期間,多家外資機構表態看好中國市場。上週在美上市中概股大反彈,據券商中國統計,3 月 15 日到 18 日,在美中概股合計市值增長摺合人民幣 2.2 萬億元,反彈幅度超過 120%。
高盛發佈報告認為,基於良好的增長預目標、寬鬆的政策、極低的估值以及較低的投資者頭寸,目前仍保持 “超配中國市場”。
高盛報告稱,目前中國市場超賣,MSCI 中國的公允市盈率應該是 12.5 倍,而不是目前的 9.9 倍,目前是 6 年來的最低點。
高盛將 MSCI 中國指數 12 個月的遠期市盈率從 14.5 倍下調至 12 倍,但就具體點位而言,仍意味着存在 27% 的上行潛力。該機構看好的板塊包括:受到中國政策支持的主題,例如新基建、社會公平主題,採取回購的個股,以及一些估值處於深度折價的板塊。
摩根大通亞洲及中國股票首席策略師劉鳴鏑強調:“中國市場是摩根大通在 2021 年底發表的一系列 2022 策略展望中最為看好的市場。包括全球大類資產配置建議及新興市場股市展望。”
劉鳴鏑指出:“就摩根大通通過第三方數據跟蹤的 58 只全球大型新興市場基金來看,截至 2022 年 1 月底,低配中國的基金佔比降為 17%,2021 年四季度佔比為 37-45% 左右,這顯示着大型新興市場基金在逐步增持中國資產。”
摩根士丹利目前保持標配中國股市,並認為,如果在新冠政策調整、全球地緣政治局勢改善、房地產市場更趨穩定、不同政府職能在執行政策上更協調、離岸 IPO 市場重振這些方面出現進一步趨勢,股市反彈可能會更為持續。
瑞銀指出,從上週三的國務院金融委會議上觀察到了積極的政策信號,配套政策的進一步落地有望吸引海外投資者重回 A 股市場。
安聯投資認為,中國財政和貨幣政策現已轉向穩增長,“中國已採取了加大政府支出的措施,並且政府也一再強調今年保持穩定的重要性。” 考慮到金融環境可能趨於寬鬆,而且估值有所下降,今年中國股市將迎來更加有利的環境。
本週稍早,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的港股通遠景視野混合基金經理表示,經歷近期下跌,港股的估值已經變得 “極具吸引力”,許多優秀的港股上市公司的估值可能已經進入了此前 “夢寐以求” 的水平。他們認為,正是進入長期佈局的時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