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 “打醒所有人!”

華爾街見聞
2022.03.22 04:1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市場正逐漸適應美聯儲 “隨機應變” 式新框架。

如果説金融市場上週沒有領會到鮑威爾發出的鷹派信息,那麼他們在週一已經領會到了這一點。

週一,美股三大指數全數走低,終結日線四連陽。盤中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全美商業經濟學家協會舉辦的會議上發表講話稱,“如果美聯儲認為加息 50 個基點是合適的,就會這麼做。”

對於態度一直較為 “模凌兩可” 的鮑威爾來説,這番表態較為罕見,也讓市場吃了一驚。

市場的反應很快。三大指數盤中顯著走低,納指一度跌超 1.5%,道指一度跌超 1%,美債擴大跌幅,兩年期美債收益率跳漲至 2.1%。

然而,就像上週三一樣,最初的恐慌變成了温和的下跌,截至收盤,標普 500 指數僅下跌 0.04%。

面對鷹派央行,市場為什麼表現相對彈性?

我們可以先來聽聽華爾街交易員和基金經理的看法。

據彭博,獨立研究公司 CFRA 首席投資策略師 Sam Stovall 認為,鮑威爾的表態與以前是一致的,他一向比較 “依賴於數據”,“聽他説這句話,我一點也不意外。”

Stovall 表示,他反而對 “市場感到意外” 而感到有點意外。他説,美聯儲已經告訴我們,今年可能會加息七次,然後最終加息 275 個基點,我們早應該知道了。” Stovall 補充稱,“市場似乎更可能在消化上週四連陽的漲幅。”

投資機構 FBB Capital Partners 研究主管 Mike Bailey 則寫道:“正當投資者對上週美聯儲的表態較為滿意之時,鮑威爾正在 “打醒所有人”。上週投資者被 “軟着陸” 的主題所吸引,但本週鮑威爾又似乎告訴市場,美聯儲的主要關注點是就業和通脹,風險資產是次要的。”

Horizon Investments 首席投資官 Scott Ladner 指出,“鮑威爾只是重申了他的立場——央行基本上已經從 ‘不惜一切代價創造就業機會’ 轉變為 ‘不惜一切代價壓制通脹’。我認為,這和九個月前説通脹是 “暫時的” 一樣短視,但這顯然是他們正在採取的策略。”

Bokeh Capital Partners 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 Kim Forrest 也表示他並不感到震驚,他認為鮑威爾重申美聯儲依賴數據來指導他們的行動,“他只是以加息 50 個基點當作一個例子,而不是他們將要做的事。”

市場正逐漸適應美聯儲 “隨機應變” 式新框架

從以上策略師尤其是 Kim Forrest 的觀點可以看出,美聯儲是在遵循自 1 月 FOMC 會議以來逐漸確定的 “隨機應變” 式新框架。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鮑威爾在 1 月 FOMC 發佈會上多次強調,FOMC 需要保持靈活應變("nimble"),不排除任何選擇。

當時瑞銀分析師 Jonathan Pingle 在 1 月的報告中指出,2022 年美聯儲貨幣政策將加速轉向 “數據依賴性”,即美聯儲今年的政策路徑將高度依賴於數據,尤其是通脹數據以及反映通脹前景的數據。

該行在報告中寫道:“美聯儲以季度加息為基準,迴避了市場每次會議都加息的推斷,保留了以後加速或放緩政策的選項。” 並認為:

如果一直到 5 月,通脹數據繼續出人意料地上升,那麼在今年下半年,FOMC 可能會從季度加息轉向每次會議加息的節奏,6 月 FOMC 會議可能會開始傳達 7 月加息的信號,然後在隨後的會議上,根據需要,連續加息 25 個基點。

反過來,如果下半年通脹開始走軟,FOMC 也可能會暫停加息。

如今,美國通脹仍然高燒不退,2 月份 CPI 續創 40 年新高,美聯儲加息預期也從季度加息,轉變到了 “每次會議加息”。

但關鍵是,市場預計通脹的峯值還未出現。

這種局面下,鮑威爾以 “隨機應變” 式的口吻表示,“必要時支持 5 月加息 50 個基點”,不得不説,這很鮑威爾。

正如策略師 Kim Forrest 所提示的,鮑威爾只是以加息 50 個基點作為根據需要加速政策的一個選項,不一定就是他將要做的事。

如果情況有變,就像 Horizon Investments 首席投資官 Scott Ladner 補充所説:

“全球經濟已經在放緩,供應鏈已經在緩解,但聯儲官員卻固執地向市場表明,他們現在唯一的工作就是降低當前的 CPI 讀數。如果局面到了他們不得不應對未來 6-12 個月內的經濟衰退,他們也只能改變方向。

而當市場領會到這一點,反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