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 IPO 市場驟冷!投行收入大幅下滑

利率上升、俄烏衝突、上市後表現不佳,導致 SPAC 熱潮大幅降温。
由於近期的市場波動,美股 IPO 融資遇冷,美國最大的幾家投資銀行的收入相比去年損失了約 46 億美元。
數據提供商 Dealogic 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美銀、高盛和花旗集團從股權資本市場 (ECM) 獲得的佣金累計為 6.45 億美元,而 2021 年同期為 53 億美元。全行業 ECM 佣金同比下降逾 75%,至 27 億美元。
2 月 17 日至 3 月 14 日期間,美股沒有出現過一次傳統的 IPO,這是自 2017 年來除節假日以外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上週二,一家小公司以 1600 萬美元的上市規模打破了這一紀錄,但銀行家預計,更大規模交易的迴歸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去年,得益於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美股 IPO 數量和規模均創歷史紀錄,其中 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籌集的資金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了傳統 IPO,華爾街的股票承銷業務也因此獲得了創紀錄的利潤。
在創紀錄的 2021 年之後,銀行家們已經為融資活動放緩做好了準備,尤其考慮到去年前三個月上演了 SPAC 的 IPO 熱潮,但自那以來,這一熱潮已大幅放緩。
今年伊始,許多人對網紅博客 Reddit、雜貨配送平台 Instacart 和數字支付公司 Stripe 等潛在通過與 SPAC 合併的 IPO 候選公司的強勁勢頭感到樂觀,然而,加息預期的不斷升温、俄烏戰事引發的市場波動,以及電動汽車製造商 Rivian 等許多去年備受矚目的上市公司在上市後的糟糕表現,共同阻礙了大多數交易活動。
幾位資深銀行家強調,類比去年的數據,渴望籌集資金的公司有大量積壓,但他們表示,股市需要持續平靜一段時間,交易才能出現反彈,特別是對於需要更長營銷期的 IPO。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股權資本市場的一位高管表示:
“我們需要市場更加穩定,讓投資者感到放心,如果我們有幸從烏克蘭得到正面消息,人們已經做好了進入市場的準備,但現在沒有人能拿着預測未來的水晶球知道這什麼時候會發生。”
美銀 ECM 美洲銀團業務主管 Daniel Burton-Morgan 則建議資管公司做好準備,保持靈活,因為 “窗口打開至關閉的時間可能比我們過去 12 至 18 個月所習慣的要短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