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撤退” 的代價:西方公司面臨鉅額資產減記

離開的代價是慘痛的,鉅額資產減記就是其中之一。截止去年年底,BP 俄羅斯資產的賬面價值約為 140 億美元,殼牌則持有約 30 億美元的非流動資產。
剝離俄羅斯資產的歐美企業或不得不進行鉅額減記,同時面臨複雜的會計準則審核。
制裁陰霾籠罩下,越來越多的歐美企業都在離開俄羅斯,英國石油公司(BP)扛下 250 億美元的鉅虧堅持退出俄油;殼牌退出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 PJSC)的合資企業;“大宗之王” 嘉能可正在審查其在俄羅斯的業務,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之外的公司,如蘋果和戴爾表示將停止在俄羅斯的產品銷售。
但這樣做是要付出代價的,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會計師和估值顧問稱,剝離在俄羅斯的投資和合資企業可能會降低公司的資產價值。當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時,公司必須確認資產減值損失,並把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此類減值包括工廠和土地等有形資產,以及品牌和商譽等無形資產。
減記通常意味着資產失去了部分價值,而註銷則意味着完全喪失價值。
投資研究公司 New Constructions LLC 的首席執行官 David Trainer 表示,這些資產剝離造成的減值可能是今年規模最大的資產減記,他們正在面臨重大損失。
例如,BP 計劃收取大量非現金費用,以反映自 2013 年收購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20% 股份以來累積的外匯損失,並將其股份作為金融資產而非賬面上的股權進行重新估值。
其中一位發言人表示,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BP 不符合對 Rosneft 有 “重大影響” 這一標準,因此不能再對其股份進行權益會計。BP 將在第一季度末評估股權的公允價值並進行減記,到去年年底這一賬面價值約為 140 億美元。
另一家能源巨頭殼牌也表示,退出俄羅斯合資企業的預計將降低其俄羅斯資產的賬面價值。該公司表示,截至 2021 年底,這些合資企業持有約 30 億美元的非流動資產。
一位發言人表示,殼牌計劃進行徹底的減值,它還正在考慮所有可行的退出方式,如股權出售或轉讓。
隨着公司逐步在財務報表中披露,減記的確切規模將在未來幾個季度變得清晰。中央密歇根大學會計學副教授 Philip Keejae Hong 對此表示,得出這些數字需要比平時更敏鋭的洞察力。在任何特定的時間點,都很難衡量其市場價值,考慮到政治形勢也沒有真正的幫助。
範德比爾特大學會計學教授 Paul Chaney 指出,一些公司試圖儘可能推遲減值測試,以便將其作為非連續性經營一部分進行核算,這樣做能使企業避免報告持續經營的低收入。這些企業可能會研究什麼是最好的報告策略,能夠使其儘可能地保持良好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前年和去年由於疫情反覆,能源企業已經進行了兩波減記。數據提供商 Calcbench Inc.發現,標準普爾 500 指數成份股企業去年報告的資產減值為 125.9 億美元,而在 2020 年高達 1092.1 億美元,主要是由於石油和天然氣企業能源價格下降和減少碳排放的壓力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