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平 + 共富=中國版 ESG?!

華泰證券認為,應該從中國版 ESG 的視角來理解市場的估值邏輯重構。更加註重公平的轉變之下,歷史 ROE 不高但正外部性強的行業估值有望受益,最典型的就是軍工和電力。
8 月 17 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
如何理解共同富裕?説到底,共同富裕是要讓全體人民都過上好日子。如何落實共同富裕?“三次分配” 概念的提出,成為了調節收入分配、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
近期的產業政策調整就是中國版 ESG
近期,政策對投資端的影響類似中國版 ESG,股市可能正向新賽制轉換。ESG 即社會責任投資,強調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強調長期可持續發展。
在中國版 ESG 框架下,講效率=重業績,講公平=考慮外部性,對環境和社會持續發展更有利的賽道受到政策、技術和資金支持,相關企業基本面和估值均得到提振。
反之的行業賽道需要為其 “外部性” 付出代價,發展空間將受到約束,估值邏輯要重構。類似的,新 KPI 對經濟和投資端的影響都可能會具有持續性、趨勢性,而現在也許正是變革下 “新賽制” 的起點。
所有行業都面臨格局和估值重塑
華泰證券張繼強表示,應該從中國版 ESG 的視角來理解市場的估值邏輯重構。從 “全面小康” 到 “共同富裕”,新的 “KPI” 決定了宏觀和產業變革方向。
具體來看,價值股繼續保持定投模式,成長股則面臨分化,消費股面臨的宏觀環境不利。成長股優先堅守核心賽道,成長是個大方向,今年是科創長牛的起步階段。而價值股、消費股現階段更建議開啓定投模式。此外,轉債高估值仍需謹慎看待。
張繼強認為,新的經濟發展目標下,效率與公平並重,重利潤也要關注外部性,對行業的衝擊好比中國版 ESG,所有行業都面臨格局和估值重塑。從短期看,中報最密集的披露階段將來臨,仍需警惕潛在業績衝擊可能引發股市波動。但現階段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概率也不大。
在公平與共富的政策階段下,股市行業配置思路需更新
今年以來國內產業政策變化較大,在公平與共富的政策階段下,股市行業配置思路需更新。
更加註重公平的轉變之下,“易資本化” 行業和 “中介平台” 行業的估值已明顯承壓。華泰證券張馨元認為,基本面上,行業間利潤率差未來可能縮小,高低毛利率難以構成行業配置決策;估值上,從重視 P\E 轉向更重視 P\ESG。
具體來説,當前時點,公平與共富影響的機會關注兩類:
1)估值受益行業:歷史 ROE 不高但正外部性強的軍工、電力,中長期內毛利率水平有望上升;
2)估值承壓行業:“易資本化” 行業也即房地產、互聯網,在三層政策變化之下,其整體殺估值階段或已結束,有望迎來反轉;
此外,“中介平台” 行業,個股錯殺機會或在醫藥企業和信用中介,取決於醫藥企業的費用流向和信用中介的合理轉型。
在張馨元看來,歷史 ROE 不高但正外部性強的行業,估值有望受益,最典型的是軍工和電力。
因承擔社會成本,毛利率相比其他行業較低,但軍工的研發外部性強、電力的環境外部性強,預計其長期的正外部性在未來有望通過要素和價格市場化而得以顯像化,中長期內毛利率水平有望抬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