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走出創紀錄行情,還能牛氣多久?

當地時間 8 月 16 日,美股再創盤中歷史新高。
當地時間 8 月 16 日,美股再創盤中歷史新高。
道指收漲 110.02 點,漲幅為 0.31%,報 35625.40 點;納指收跌 29.14 點,報 14793.76 點,跌幅為 0.20%;標普 500 指數收漲 11.71 點,報 4479.71 點,漲幅為 0.26%。盤中,道指最高上漲至 35631.19 點,標普 500 指數最高上漲至 4480.26 點。
值得注意的是,標普 500 指數相較於去年 3 月 23 日創造的疫情期間收盤最低點 2237.40 點已經翻倍。
二戰以來最快翻倍
CNBC 對標準普爾 500 全球公司數據的分析顯示,股市花了 354 個交易日達到了這樣的高度,是二戰以來最快的翻倍。
標準普爾 500 指數曾在 2009 年 3 月 9 日觸及 676.53 點的底部,而該指數直到 2011 年 4 月 27 日收盤時才達到這個數字的兩倍。分析顯示,牛市平均需要超過 1000 個交易日才能達到這一里程碑。
分析認為,美國的超常規貨幣政策以及今年持續強勁的上市公司財報,是推動美股不斷創出新高的主要原因。
根據 Refinitiv 的數據,標準普爾 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第一季度的利潤同比增長了 53%,第二季度的增幅預計將達到 93.8%。
美銀美林引述 EPFR 統計顯示,美股基金上週淨流入 62.03 億美元,成為全球股票型基金吸金王,歐股基金也再流入 15.4 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同步淨流入 9.98 億美元;相較下,偏重單一新興市場的股票基金則全面失血。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全球經濟增長動能觸頂,未來複蘇步調將因各國疫苗施打進度而出現分歧,預估疫苗覆蓋率較高的歐美地區,將持續引領疫後復甦行情。
還能持續多久
隨着美股不斷創新高,市場對於未來漲勢能否持續提出質疑。
在花旗銀行首席美股策略師托比亞斯·列夫科維奇(Tobias Levkovich)看來,美股的好日子可能只剩不到一個月了。他認為,美股在 9 月如果不會崩盤,整體表現也會非常糟糕。
Levkovich 擔心税收增加、成本上升侵蝕公司獲利能力、美聯儲縮減 QE(Taper)操作,以及通脹愈發持久,這些因素將對美國股市產生影響。
近日,《華爾街日報》通過分析美聯儲官員近期的採訪和公開聲明得出結論稱,美聯儲內部正在達成一致,如果經濟復甦持續,將在大約三個月內開始縮減債券購買,其中一些官員正推動在明年年中結束資產購買計劃。
據 CNBC 的 7 月聯儲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美聯儲將於 11 月宣佈 Taper,1 月份正式開始縮減。但上週路透的最新調查顯示,9 月宣佈 Taper 成為新的共識。
先鋒領航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美聯儲今年宣佈採用 “平均通脹目標” 制,即將 2% 設為長期目標而非上限。也就是説,美聯儲將能夠容忍通脹在一段時間內超過 2%。我們預計政策將在 2021 年後半年維持寬鬆,但美聯儲有可能會在下半年宣佈放緩資產購買步伐。
近日高盛也表示,要為美股大幅下跌做好對沖。標普 500 指數已經有近 200 天沒有出現下跌 5% 的情況,為過去 100 年來最長持續時間之一。隨着股票和債券越來越貴,多資產組合也變得更容易受到利率和經濟增長衝擊的影響。
瑞銀資產管理(上海)董事、資產配置基金經理此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歷史上來,美股現在的估值偏貴,對於偏成長類的資產來講,比如科技股等估值更貴。但是從估值的層面很難講在短期內會有什麼樣的走勢。從短期來看,我們關注的還是宏觀變量的變化,比如流動性的變化、經濟增長的變化和政策方面的變化。我們認為目前對於美股的資產,特別是一些估值偏高的資產應採取謹慎的態度,最好是通過一些防禦類的資產配置做整體的平衡。
